我為什么斷了寫作?
最直接的原因是之前的八周寫作活動結束之后,再無人組織。對于我這樣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人員來說,根本不可能自覺的去持續寫作。
再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今年帶畢業班的工作實在太忙。仿佛從早上6:30到晚上10:30,除了中間有一個小時的玩手機時間和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其余都在工作著。
我為什么重新開始寫作?
八戒再次召集大家開始寫作的時候,群里的小朋友都很活躍,我也毫不猶豫的就報了名。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進行寫作?據此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寫作能逼迫你去觀察生活,認真思考。
為了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前我們必須有豐富的素材來源。而這種來源可以是閱讀大量的書籍,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寫作的那段時間和停止寫作的這段時間來看,個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之前在不斷的思考,不斷的成長,而停止寫作后整個人進入了一種緩慢甚至停滯的狀態。
比如之前為了收集寫作素材,會思考這個飯店為什么生意不太好,會分析街上的紙巾共享機的投放理念,也會去想今天和寶貝的互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該如何改進。而在沒有寫作的日子里,偶爾晚上回想一天的情形時,發現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只有工作,睡覺,玩手機,吃飯。
每一個人都是在拿著24小時去過每一天的生活,那為什么我們就要過成日復一日,毫無長進的生活呢?
二、寫作是一個重新梳理和認識的過程。
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并不代表你在寫作時就能文思泉涌。相反有些寶寶有重度的寫作拖延癥,比如我。因為你會發現你腦子當中所收集的素材所思考的問題在落筆成文字時,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好像和腦中的想法有所不同,但又無法表達。想要邏輯清晰的去表達,但腦中卻雜亂無章。
既然這么難,為什么要強迫自己去做這件事呢?因為你會發現一旦越過這個坎兒,想法變成文字時,你的思考就會變得更加清晰,你的思維將會更加精進。
同時,有過寫作經驗的寶寶們都會有這樣一個感受:很多時候靈感不是來源于腦中,而是來源于筆下。我有幾次心情郁悶的時候,就開啟了自問自答式的自我輔導型的語音寫作。因為語音寫作需要速度,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所以我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把自己想成了一個咨詢者和一個被咨詢者的對話。結果自己叨叨到最后,發現了這件事兒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兒,而且也找到了相對應的解決方式。這就是在寫作過程中迸發出的靈感。
三、寫作能夠指導你走更加正確的路。
一篇文章止于標點符號,但是寫作中認真思考過的東西卻深深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在每個人都前進的道路上,有人遇到岔路口時會覺得無所適從,索性閉著眼睛靠投幣作出選擇。而有的人對前面走過的每一段路每一個岔口。都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在遇到下一個路口時,他會借著之前的經驗,從而做出一個更加明智和正確的選擇。
這就是為什么起點一樣的人生,在過程中有人持續前進,有人徘徊不前,甚至有人倒退。
每個人每天獲得的時間長度是一樣的。如果缺了思考,你會發現每一天中有大段的時間是無意義的,對你而言,無非就是吃飯睡覺等必須的行為。而你若認真思考,認真對待時間,它定會賦予你超出24小時之外的更多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