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先生把家里的小魚缸換成了一個大魚缸,有燈光,有加熱,有供氧,還有循環過濾的裝置,理所當然地不再安于養傻乎乎的金魚了。于是去省城的水族館,重新買了一些魚,其中一條是淺黃色的招財魚,其余的都是色彩艷麗的“紅鸚鵡”。
剛開始養的時候,感覺招財魚膽子特別小,只要你往魚缸前一靠近,它就驚慌失措地游到魚缸的角落里。那群紅鸚鵡正好相反,看到有人來,以為是要給它們喂食,歡天喜地地游到魚缸前,接連不斷地吐泡泡,搖頭擺尾,很是可愛。
喂食的時候,也是如此,紅鸚鵡們爭前恐后地往水面躥,搶魚食,只聽見水面上啪嘰啪嘰的聲音。那條招財魚則悄悄地躲在一邊,直到人遠離魚缸,它才不緊不慢地浮到水面,開始啄食魚食。當然,它也有足夠的自信,爭得過那些紅鸚鵡。因為它長得體型大,又圓又肥,游到魚食顆粒附近,輕輕一擺尾巴,就把正在搶食的紅鸚鵡們給擠到一邊。然后,它才慢悠悠地張開嘴巴,把附近一片魚食統統收進嘴里。爭搶著的紅鸚鵡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去撿拾招財魚嘴下的“落網之食”來充饑。
紅鸚鵡很活潑,招財魚看起來憨厚又溫柔,如此,喜歡養魚又不太懂魚的先生突發奇想,又買來四條地圖魚和一條銀龍魚一起撒進大大的魚缸里。這回,魚缸里可熱鬧了。鮮艷美麗的紅鸚鵡,身材秀美的銀龍魚,小心翼翼的招財魚,還有別具一格的地圖魚,滿滿的一缸,好看又熱鬧。全家人時常圍在魚缸前看魚兒友好地游來游去。
可是僅僅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我正在廚房忙碌,就聽先生驚呼:“哎呀,我的地圖魚啊”!我急忙放下鍋鏟子,跑過去一看,昨天還好好地游來游去的地圖魚,一條只剩半截魚身子,尾巴那一段不知去向了,血淋淋地漂在魚缸水面上。還有一條,背部的魚鰭部也已經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勉強在魚缸里掙扎著。
這是發生了什么!?如此恐怖的一幕,讓我們都震驚不已。是魚兒之間發生了大戰?而且是一場“惡戰”,可是其它的魚兒都不見傷痕。那一群紅鸚鵡圍著半條地圖魚,時不時地去啄一口。先生說,魚兒只要見血,其它魚就會去啄食,這很正常。是什么魚如此兇殘,把地圖魚給“蠶食”了?我們推斷八成是紅鸚鵡們干的,因為它們“魚多勢眾”。招財魚看起來溫溫柔柔,膽小如鼠。銀龍魚個頭尚小,“魚單勢孤”。
找到了“兇手”就好辦了,先生把魚缸里清理了,把半條“殘魚”和一條半死不活的地圖魚都扔掉了,魚缸的水統統換了,還灑了消毒劑。然后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一塊玻璃板,在魚缸里做了一個“隔斷”。把紅鸚鵡們隔在一邊,兩條地圖魚,一條小銀龍魚,一條招財魚,放在另一邊。看著紅鸚鵡們在水里撒歡,真是又愛又恨。另一邊,招財魚還是繞著魚缸壁小心地游著。銀龍和地圖本來就是“后來戶”,還沒有適應這里的環境,再加上昨晚受了驚嚇,看起來都沒精打彩的。不過,有了玻璃擱板,沒有了“紅鸚鵡”的威脅,這回魚兒們應該相安無事了。
半夜時分,只能“當啷”一聲,嚇得睡夢中的我和先生一躍而起,以為家里來了“梁上客”,趕緊打開臺燈。聲音來自客廳,悄悄走到客廳一看,并沒有什么“梁上客”,原來是魚兒們爭搶地盤,把中間的隔斷玻璃板擠倒了。紅鸚鵡魚貫而出,直奔對面地圖魚的地盤。招財魚依然躲在角落里,慢慢地擺著尾巴。地圖魚和小銀龍再次受到驚嚇,不安地在水里竄來竄去。
先生把玻璃板重新隔好,把魚兒們分開,“各就各位”。看看時間,已是后半夜了,趕緊去休息。躺下不到半小時,夢還沒等做呢,又是“當啷”一聲,這回沒有害怕,知道又是魚兒們在搗亂。先生起來,再一次做好隔斷,并加固了隔斷。(玻璃板周圍安了膠條,按理說不會輕易碰倒的,一定是紅鸚鵡們仗著“魚多勢眾”,力氣大撞倒了玻璃板。先生把膠條邊塞了削尖的一次性筷子,應該更結實了吧?)
這樣消停了幾天,魚兒們看來也都相安無事,才算放下心來。沒事兒的時候家人們都會到魚缸前看一看,打開魚缸上面的燈,魚兒們在燈光的映襯下,五彩繽紛,煞是好看。
忽然某一日清晨,又有一條地圖魚“丟了”尾巴,奄奄一息地浮在水面上。看來,不是紅鸚鵡們干的,因為玻璃擋板沒有倒,安然無恙的隔在中間。看著魚缸里的魚兒,呆萌的招財魚還是在若無其事慢悠悠地躲著人和其它同伙,小銀龍長大了不少,追著沒了尾巴的地圖魚啄食。另一條地圖魚完好無損,貌似不應該是“同類相殘”。
不知道誰是“罪魁禍首”,先生抓耳撓腮,打電話問他也養魚的朋友剛子。剛子告訴他,銀龍不能和地圖魚養在一起,兩種魚都不是“吃素的”,都是“吃肉”的。養在一起是要“干仗”的,一旦“見血”,必然互相“殘殺”。先生很聽勸,忍痛割愛,把剩下的一條地圖魚和銀龍魚分別送給了朋友。
這回魚缸里只剩下紅鸚鵡和發財魚了,這是一伙兒最初換魚缸就放在一起養的“友好組合”團隊,玻璃擋板也就棄之不用了。魚缸又恢復了最初的平靜,只聽得見過濾水管輕微嘩嘩的流水聲和魚兒吐泡泡的聲音。兩組魚一直和平共處,發財魚依舊“膽小怕事”,紅鸚鵡依舊活潑可愛。
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魚缸里的魚兒漸漸長大,依然相安無事。先生把魚缸背景圖換成了“游龍”圖,還鋪上了彩色的石頭子。這下子,淺黃色的發財魚,鮮艷的紅鸚鵡,被趁得更加好看了。
某日清晨,婆婆發現,有一只紅鸚鵡死掉了,浮在水里,撈出來,沒看到掉鱗,既沒有潰瘍,也沒有變色。雖然有些心疼,也沒找到原因。先生安慰婆婆說:“沒事兒,這魚都養好幾年了,也老了。再說,一條魚都不死,水族館就該黃鋪了。”大家也就釋然了。
可是奇怪的是,接下來每隔幾天,就會有一條紅鸚鵡“壯烈犧牲”。先生沉不住氣了,換了魚缸里的水,又去買了各種治療“魚病”的藥物,灑進去。可是貌似沒有效果,有一天晚上,居然連續“犧牲”了三條原本活蹦亂跳的紅鸚鵡。先生把三條魚都撈出來,放在地上用放大鏡細細地看,才發現,“犧牲的”紅鸚鵡魚鰭部都有兩排細細密密的“齒痕”!這魚,是被咬死的!看著魚缸里僅剩下的兩條紅鸚鵡,和一條看似溫柔呆萌的發財魚,先生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原來這“潛伏”的“殺手”就是那條看似溫順的招財魚!
先生為了見證他的觀點,他把剩下的兩條紅鸚鵡,撈到一個小魚缸里養著。買了幾條活蹦亂跳的泥鰍魚,撒進大魚缸里。開始那條招財魚還躲在一旁,好似害怕的樣子。當我們都遠離魚缸后遠遠地觀看,只見那條發財魚迅速躥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吞下一條小手指粗細的泥鰍魚!我們看見泥鰍魚的尾巴還在動,但是立刻就沒了蹤影。接著,招財魚對準另一條泥鰍魚,張開嘴瞬間又吞進了嘴里!我們都看呆了,原來那條招財魚的“溫柔”和“呆萌”都是偽裝出來的!它才是魚缸里潛伏的“殺手”!可惜了那些魚兒,一條一條都“犧牲”在它的“手下”!
先生的朋友明子說什么也不相信,那條看起來憨厚的,溫順的,膽小的招財會如此兇猛,就把他養的小烏龜帶來一只,放進招財魚缸里,說想要見證一下。幾個人觀察了一下午,小烏龜和招財魚都各自慢悠悠地游來游去,安然相處,“毫發無傷”。明子說,紅鸚鵡還是生病了,和招財魚無關!先生認為,那是招財魚沒倒出機會“下手”呢!
第二天早上,那只小烏龜安安靜靜一動不動地躺在魚缸的角落里,撈出來一看,居然少了兩條腿,脖子上有撕裂的痕跡!那條招財魚呢?依然若無其事地游來游去。
這回,明子信了,他的小烏龜白白當了一回“小白鼠”。恨得他直呼:“殺了招財魚,燉了吃!”先生當然舍不得,養了好幾年的招財魚,外表越來越呆萌可愛,如今又發現原來是如此厲害得“猛魚”,怎么可能燉了吃?那就繼續養著吧!
于是,大大的魚缸里,從此只有一條招財魚,獨自在水里悠閑自得地游來游去。它也不再怕人,有人走到魚缸前,還會游過來搖搖尾巴,吐出一串串魚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