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維度是思維
閱讀一定的書籍之后,越發知道自身,從自我品鑒得沾沾自喜跌入絕望的低谷,深知自己資質平庸,學問淺薄。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這樣思索如果在道與術的學習的刨食能力提高的情況下再具備思考力,就是“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得最佳學問狀態,那么怎么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呢?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說過一句話:每當你想批評別人或給出建議時,你要記住,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像你這樣的條件。
我們這樣思考:任何時候都要擁有「向內求,向前看」的認知底層;前者不僅包括個人經驗,立場,觀念,習慣,還有自我審視的一種態度。后者即打開心房,放下小我,去接納身邊一切美好與煩惱帶來的生活體驗,進而從中提升自我,不要讓長期腐朽的固化思想停留腦中太長。
1,首先從術的方面成長角度,我們也可以在日常多接觸一些思想成熟和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習優點。
2,再次多看歷史相關的書,廣泛接納各種學科;不隨意對別人觀點傾斜,學會從中思考學習正確思想與方法論,然后去狠狠執行。
3,從工作角度,智遠認為,想要「重構」,就要找到「結構」,然后進行「解構」,從而找到不變規律,進行實踐后才能破局。
最后我們這樣總結:沒有人能限制我們自己的人生;不想被條條框框限制的背后是「看透了條框」而依然遵循規律,思考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世界,然后學會與自己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