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呆久了,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定律,思想境界、職位、收入高的未必全是那些所謂的職場老姜,也未必全是那些達到一定年紀的大叔。更讓人羨慕的是有一些年輕人,甚至是所謂的95后,年紀輕輕就獨當一面,每天做著高管的工作手底下管著一批70后、80后的大叔。這讓很多在職場待了很多年依舊沒什么大作為的人羨慕嫉妒甚至是恨。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們如此大的差距?論資歷95后遠遠不及80后,論閱歷更是遠遠不如70后,要說論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是遠遠不如他們,可為什么很多新生代成了后起之秀,究其原因,無非是思想的深度與眼光的高度之間的差異。
思想的深度其實不難理解,也就是對于事物本質的探求與看法,相比之下90后有很大一部分他們接觸的東西比較前衛,比如所謂的互聯網、新媒體等等高科技催生的物品,更重要的是這一大部分人當中很多都受過一些好的教育,學到的東西與70、80自然是不一樣,這也是造成思想與眼界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起經歷,70、80后的經歷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什么高檔教育,高科技,等等都是這些年才慢慢熟知。而90后則有先天優勢,從出生的那一刻至少不會吃不起飯,上不起學,這也跟經歷有很大一部分關系。
說了這么多,接下來我們就來重點探討如何成為一個有思想高度的人:
一:不斷學習,探知新生事物
這是個發展十分迅猛的時代,二十年前很多人沒聽說過手機,電腦,二十年后的今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手機幾乎人手一個,電腦的使用率更是高大百分之七十以上。
多年前,我們想要尋找某個人得用聲音喊,或者qq,短信,而多年后,我們想要尋找一個人早已經不用短信,更多的是微信,直接視頻就搞定。再舉個例子來說,多年之前做一個工作總結得用筆紙書寫,多年后的今天,做工作總結還會用么,大多都是用ppt,更高效,更突出。微信這么好用,你還會用短信去聊天么?
多學習,多深考,多探知新生的事務才能更好的為你深度思考提供理論支撐,才能更好的跟隨時代的發展共同進步,才有跡可循,才有說服力,做事情才有理有據。更重要的是,能學習使人靈秀,更開闊視野拓展思想高度。
二:做事有條不紊,不玻璃心,內心強大
做事有條不紊的前提是有計劃、有安排,職場中,但凡那些做事有計劃有安排之人往往是最容易成事之人。恰恰不成事的是那些從不懂得安排計劃自己工作之事的人,這類人做事沒有導向,根本不知道重點在哪里。
說起玻璃心,很多人可能聽說過,易碎。
每一個玻璃心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內心不夠強大,受不得委屈。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與領導同事的否認,甚至是客戶的謾罵,太過玻璃心,最后痛苦的只有自己。
內心強大,才能在職場中迎難而上,你看那些連續創業者,哪一個前期不是被現實挫敗的傷痕累累,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愈挫愈勇,最后走了那條少數人能走的路,所以最后當之無愧的成功了。
三:多總結,多嘗試
一定要學會在失敗與困難中總結經驗,總結經驗不僅能讓你以后不再犯類似的事情,更重要的一點能豐富你思維接納新事物的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在職場中混了很多年還一事無成,是因為缺少嘗試的勇氣,比如叫你做個基層管理,你總是找借口說我沒有學歷,他們一定不會信服我,這樣即便機會在你面前,你依舊一事不成。不多嘗試,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自己的成長點在哪里,任何有大作為的人都有一股不怕失敗的激情,即便失敗了,重頭再來就是了。
任何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人都在經歷一個過程,學習——思考——嘗試——總結。只有經歷這些過程,你的能力才會有所提升,眼界才會有所提升,職位才會有所提升,最后才能依靠自己深邃的思想締造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