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浩若煙海,尤其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信息鋪天蓋地而來。面對如此深邃不可測的信息海洋,如何才能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找到對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這無異于在大海中撈針尖,在沙漠中尋金屑。練就一種披沙揀金的本領就顯得急切且重要。如何去訓練呢?先別著急,一起慢慢來探尋。
很多時候,面對種種觀點和言論,我們往往不知道何去何從!比如,近來在互聯網上鬧騰的沸沸揚揚,滿天雞毛的二羅事件,即“羅爾事件”和“羅玉鳳”事件。對于這樣的熱點事件,網上隨便一搜,有成千上萬的文章。如何判斷出誰的觀點更靠譜?選擇聽信誰?
對自己的所見所聞作出反應,給出判斷,基于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更明智?就是一個首先要面對的選擇。如果這過程中,選擇了不管讀到什么,聽到什么都一股腦兒接受,那就是把別人的觀點當自己觀點,把別人是非作為自己是非,在思想上淪為他人之奴隸。
可能更讓你犯難的是,當你去看各種文章觀點的時候,你會驚訝的發現,有的觀點是極端對立截然相反的,更矛盾的是你居然覺得兩種說法都很有道理!這時候,出問題的很大可能不是文章作者,而是你自己有問題了,你還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說獨立思考的能力還非常弱。這時候,就需要發展相關技能,培育起自己的價值觀念,這樣才能去判斷出哪些觀點能為我所用,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
在去閱讀,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時候,有幾種常見的方法,基本上歸納出了人類的思維方式。
? ? ? ? ? ? ? ? ? ? ? ? ? ?一、漏斗型
這種類型的人讀書和學習,就像一個沙漏一樣,表面上看上去忙忙碌碌,永遠不停止閱讀和學習,給人以非常勤奮的印象,其實是在做無用功,僅僅是在打發時間而已。因為他讀到的看到的,就像沙漏中的沙子一樣流走,沒有消化毫無吸收。
? ? ? ? ? ? ? ? ? ? ? ? ? 二、海綿型
有句話這樣說,“時間就是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說的就是海綿廣泛吸收水分的這一特性。這種方法,這種思維方式的優點就是海納百川,并且吸收到多少就能記住多少,到時候還能傾倒出來。
這種方式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能夠盡其所能地去吸收信息,吸收到的知識越多,越能夠有利于理解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這些廣博的知識,也為深入思考打下一個堅實基礎,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充盈例證。
但是,這種思維方式有一個巨大缺點,這個缺點是致命的。主要在于,這種思維方式是極其被動,它不需要你絞盡腦汁去想,不需要冥思苦想的折磨自己。只是大量去吸收和獲取信息,但對于信息和觀點的取與存,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一個人始終依賴與海綿式方法的話,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會變得呆頭呆腦,捍衛自己的學識和經驗,對自己所知一切深信不疑!
? ? ? ? ? ? ? ? ? ? ? 三、淘金型
淘金式思維又被稱作大寶石型思維。淘金式思維重視在獲取知識過程中,與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互動,常常提出問題進行辯駁和質疑。用淘金式思維進行閱讀和學習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看上去像個瘋子,因為他可能常常左右手互搏,常常自言自語,甚至自問自答,如顛似癡。
這種思維方式要求人們不僅僅是獲取知識,而且要求不斷提出問題,并找尋問題答案,我最后還要判斷,是不是最佳最合理的答案。常常可以開出這樣一個問題清單來:
有沒有問為什么別人要我相信他的觀點?
在我想到別人的說法可能有問題的時有沒有把它記下來?
對別人說的話評價是否客觀?
針對特定的問題有沒有在別人合理的說法上形成自己的結論?
毫無疑問,這種方式非常辛苦,非常累!但披沙揀金和大海撈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練就披沙揀金的本領,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習得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需要走一條不輕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