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非暴力溝通》第7-8章。了解到非暴力溝通的另一面:關切地傾聽他人。
1、認識傾聽的力量
用心傾聽、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反饋,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使我們的身心愉悅。傾聽幫助我們意識到他人的人性及彼此的共通之處,使自我表達更容易,使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弱點。
傾聽可以預防暴力。別人生氣時要傾聽,不要說“不過”、“可是”、“但是”。要了解他生氣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專注于他的感受和需要。了解別人為什么說“不”,是什么使他無法答應我們的請求。
傾聽還能夠使談話生動有趣。體會說話者的感受、需要和請求;有時直接表達我們的愿望、感受、需要,而不是假裝在聽更符合對方的期望。
傾聽還能夠了解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有助于打破沉默,影響他人,幫助人們治愈心靈的創傷。我們有能力體會一個人在某一時刻獨特的感受和需要。
2、全身心傾聽
用全身心傾聽他人,體會他人的信息,了解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并給予反饋。
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體會他人的處境。不要試圖分析問題,診斷他人,急于采取行動。
在解決問題或詢問他人的請求前,我們需要保持持續的關注,為他人充分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創造條件。當對方得到充分的傾聽,我們將體會到氣氛變得輕松;對方會停止談話。
傾聽后,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使用疑問句來給予他人反饋。在提問前,先提及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將鼓勵對方主動表達自己。
在給他人反饋時,語氣很重要。不要暗含批評、嘲諷、攻擊或辱罵。不要機械地運用非暴力溝通,而應牢記非暴力溝通是為了加深與人的聯系。
給他人反饋是在節約時間。把來自他人的批評和指責看作為處于痛苦之中的人提供服務的機會。
當我們痛苦得無法傾聽,我們需要察覺、體會、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迅速調整狀態來傾聽他人。或者大聲地提出請求,讓對方留意到你的感受和需要。還可以換一個環境,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