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寫的是對便簽讀書法的體會。不需要看完全書,也不用梳理框架,只要吸收有用的要點就好。
利用云筆記保存,按要點加標簽整理,之后歸類總結。
(用爪機寫于4月18日夜)
【正文】
好久不寫了啊。。正好最近狂看論文和專業書(還有閑書),對便簽讀書法的認識也深入了一些,就寫這個吧。便簽讀書法似乎是來自于拆書幫的方法,或者說早就有,但拆書幫強調了這樣的方法并形成了體系。
方法大體內容(偽):
流程提煉起來就是,不需要完全看全書,而是看到有用的部分,就用自己的方式重述和分析(并聯系以往經歷,聯系經歷這一步可選),再將最后總結的東西保留下來作為最后心得。這一段與拆書幫方法不完全吻合,但個人感覺學東西的話改造成這樣還比較實用。
該方法打破了以往的讀書習慣。
以前最老式的方法是看書,然后就沒然后了。之后感覺沒收獲,就開始記筆記,寫在書上,寫完還是懶得翻,所以又幾乎白看。再之后有了云筆記軟件和思維導圖工具,于是矯枉過正地開始不斷記筆記而且通過思維導圖列提綱分析全書的內容,的確是相當深入,但好累,讀書量很快就掉下去了。
最終,便簽讀書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讀書并記筆記的問題。
第一就是不需要研究書,只要中書中get到技能就行。于是第二點就是記下自己get到的技能而已了,這一點很容易,如果是生活技能可以聯系以往經驗,但知識技能一般也無可回憶,所以直接吸收就是。第三點就是保留和整理,個人感覺最合適的方法就是逐條用一句話概括,然后存在云筆記里邊,加標簽。第四點是需要補充的,就是同類型的標簽多了,還要用一篇匯總筆記整理起來,往往能發現新東西。
一言以蔽之就是,讀書學習不需要知道作者想表達什么,只需要吸收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