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靈半藏
由于送小孩去上早教的緣故,早教的老師都希望我們能夠續費。可是我所知道的家長都沒有這個需求。理由是錢太貴。
不過,老師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關鍵期。所謂關鍵期,是指孩子就像小樹一樣,只有在最初的幾年能夠穩定成長,才能平安一生。
道理,似乎真就是這個道理,但道理和道理之間,其實并不兼容!我們暫且認為關鍵期是絕對真理,然后呢?然后,就能導出一定要在某一家早教中心上課嗎?就算這家早教中心在大家看來數一數二,就一定要上,或者說應該上?
事實并不如此!這個道理,就好像是早教很重要,就要到上一家早教班一樣。這具有客觀上忽悠人的功能。
不錯,教育對人是很重要,但于大多數人而言,絕對沒有重要到像高考那樣的地步。而很多杰出的創業精英、成功企業家、乃至作家都沒有經歷高考。
進一步講,教育里的早教有多重要呢?從歷史上來看,王陽明這樣的牛人,五歲才說話,牛頓家里窮,也沒有上貴族幼兒園,五歲之前頂多會尿尿和爛泥。但這并不妨礙王陽明成為明朝文臣里最會打仗的心學大師,更不妨礙牛頓發現牛頓三大定律,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當然,我并不是說,教育無用。相反,我認為教育很重要,早教也很重要。但由誰來教,怎么教,什么時候展開教育則是一個冗長而深刻的話題。估計可以寫無數本書。
而我現在最確定的,不是“誰來教,怎么教,什么時候展開教育”,而是由老師來教,通過加大師資力量近乎全場盯人來教,并且隨時根據教育理論來說教和作為。一定是不好的。
畢竟,學生的原生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場所,老師只是輔助。
其次,我們先假定每一個孩子在接下來的課程里面都有很多老師來教,這樣一定好?未必!很多社會秩序其實是孩子們之間自發形成的。大人的強行干預,可能會變成所有問題和麻煩制造的根源。
而大人在里面最大的正面作用,其實是個仲裁者,他最大的作用,是阻止孩子之間出行嚴重的校園霸凌和致命性傷害。而且,關于致命性傷害,我不認為當有人大腦短路,拿菜刀沖向校園的時候,所有的老師都不會像“范跑跑”那樣自己開溜。
終上所述,我認為就算能不顧成本一直維持大規模的師資力量,就能夠開展有利于孩子的早教。
而如果需要很多家長來參與,且不說家長有沒有足夠的錢撇開生計來學校,這有無可能。就算可能,這些有可能的家長一般都是有學習能力的人,為什么他們不自己在家教?早教中心的賣點究竟是師資力量、教育理念、還是環境。而這些都不是只有在早教中心才能有的,家長自己制造的這些教育元素,可能成本更低!
再者,學校真的是最好的教育場所嗎?未必,很多時候,家庭和社會里的躬親實踐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存粹而精確的理論,并不能直接有益于我們的生活。不相信的人,可以在試著在買菜的時候,運用高等數學!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思考。再次申明,我不是湊不齊幾萬的早教費,而是不想因為所謂教育的“政治正確”,而去交稅——交關于教育的認知稅。
畢竟,我從小到大的應試教育,已經讓我的父母交了無數的教育認知稅。他們是被迫的,而我開始擁有選擇的權利!
通靈結印:某國的教育體制,其根源是近代普魯士的軍事化學制,其本質是一種管束體系,比科舉對讀書人的管束更嚴。作為一個力圖經濟自由的父親,不能不為孩子多一點思考,多爭取一點自由成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