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詩畫同源》(《語文陪伴孩子的一生》夏昆)
摘錄:
1、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堅定地相信,兒童的圖畫是通往邏輯認識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至于圖畫有助于發展對世界的審美觀點,那就更不言而喻了。
2、 陳鶴琴先生也說!畫圖是一件很有教育價值的游戲,小孩子既可以因此發表他的思想又可以學到許多知識。畫圖在教育上的價值很大,凡小孩子應有畫圖的機會。
3、 詩畫同源是我國文化的一個悠久傳統,宋代張舜民就曾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更是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思考:
? ? “詩畫同源”是我國文化的悠久傳統,但是對于這種文化傳統。我們似乎做的還差點意思,好像現在寫實繪畫這個技能只是美術老師的專有技能。我似乎好像也從未接受過此類專業的培訓,僅有的繪畫知識還是多年前的那點簡筆畫的水平。所以對于那些做到詩畫兼備的語文老師我是十分的敬佩的。這種老師我記得在我剛剛實習的時候見過一位有這種技能的語文老師,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 ? ? 對于一個鎮街的小學來講,幾十號老師的學校也算是中規中矩吧,人數不是很多,但確是在這寥寥無幾的語文教師隊伍中,有那么一位善于國畫的語文老師。愛好書法的語文老師很常見,但是對于繪畫來講是極少的,這需要時間的沉淀,更需要有情感的融入。好像在古代的文人墨客之中詩畫是同時具備的,就像現在做老師需要普通話等級一樣。缺一不可,只不過在現代社會這中對于文化藝術的追求的意識似乎越來越談了。不過雖然說社會需求不大,但是作為學者和傳道者卻不能不具備這種技能。
就像宋代張舜民就說的一樣:“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所以詩畫本是一家,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深知這種技能的重要性。我做了計劃但是一直還未行動起來。因為在我看來畫比文字更需要意境的豐盈。他不僅需要高雅地藝術情趣,更需要高深的思維高度。
? ? ? 如果說課堂允許的話,我們不妨像夏昆老師那樣,去做一做。借具體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意義,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技能,重要的是對于抽象的概念會更具啟發意義。對于孩子的情感塑造更有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