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識的價值
知識的價值大小與知道他的人數成反比。
2、文化
今天,一個人說自己有文化,大概至少要達到這樣三個基本要求:
有根植于內心的涵養,無需他人提醒的自覺性,能夠真心實意為他人著想。
懷疑權威但是敬佩天才,喜歡探究而又善于表達,樂于吸取新觀念。
有一種更細膩、更敏銳的情感,能夠欣賞精美的雕塑、繪畫,優美的音樂、詩歌,甚至能夠思考哲學問題。
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不知道如何選擇怎么辦?
比選錯了方向更糟糕的,那就是沒有方向;而比沒有方向更糟糕的,則是選擇了一個方向之后,卻又全盤否定了自己的方向。
現在面對太多的選擇,很多人總擔心一次錯誤的選擇會造成終身的遺憾。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雖然不同的選擇會把你帶到不同的目的地,但不同的地方都會有特別的風景
4、真正的能力
真正有能力又努力的人,不管到哪個環境,即使會經歷一段艱難的時光,最終日子都會好過起來的。很多人覺得困惑苦惱,其實并不是真的無路可走,而是哪條路的好處都想要。
5、所謂三觀一致
你想了解你朋友圈中的某個人,就去看他平時讀什么書,他會推薦什么文章,他平時去什么網站、使用什么APP,從什么渠道以何種方式獲得信息,通常就能判斷他是什么樣的人了。
無論是網絡上的朋友還是身邊的朋友,他們應該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彼此都能從這段關系中有所收獲,這段友誼是讓彼此生活得更舒服、更健康,而不是反過來。
6、高質量的朋友
讀書越少,信息來源越單一,三觀就越容易走極端。而那些能夠從多視角、多渠道了解信息,經過自己思考,看到事情全貌的人,往往是經過了大量高質量的閱讀,建立起了全面的知識體系。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就可以提升我們自己的層次。
7、如何對待爭論
現在的很多爭論其實不是討論,只是抬杠。一旦變成了抬杠,就變成了情緒升級和情緒發泄,這種所謂的討論并沒有真正的前提,也就必然不會有結果。對于這種情況,你能做的就是不要理睬對方。
當然,這時有人可能給我們扣上“瞧不起人”的大帽子,對此也不要太在意。人是有資格瞧不起一些人的,不是因為對方處境如何,而是因為有些人不知道思考。
8、認可自己
年輕時最喜歡做的事兒,就是去盲目追求他人的認可。
人生的很多事兒,本來就是不會被理解的。
你的格局,你的眼界,你的悟性,你的深意,別人根本不可能一下子看透。而沒用的事兒,就是去解釋和討好。
你敗了,解釋也沒用,你贏了,也不需要解釋了。
9、信心
好的信心往往不是來自于覺得一件事不難,而是不覺得一件事難。
對事情不帶主觀評判之心,只是思考促成它發生的條件是什么、怎樣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如何解決或者繞過。
不但過程中內心沒有對抗,結果也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10、成功是成功之母
投資這條道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總結出一百次失敗的原因不能保證你下次不會失敗,不如好好弄清楚有一次成功賺錢的原因,然后不斷復制下去。
而且每一次都可以爭取做到比以前更好。
11、創新的四個本質
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是自由貿易合作沒有太多瓶頸和外在破壞的威脅。
三是人口密度大 (單位時間和單位成本內可以觸及的合作者數目大),
四是活得足夠長,可以看到創新的不斷迭代,生態系統完善,而終于出奇跡。
這個效果在早期生態匱乏的時候不明顯。過臨界點后會發生指數增長 ...
12、抓住每一個向上的機會
在不過分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自己想要什么,就去堅定地爭取。
實際上我們一生不論想做什么,都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許和批準。
家長、朋友、伴侶、老板、同事、陌生人都沒有這個資格,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自己是誰、想做什么、去往哪里。
而當我們真正地承擔起這種對自己生活全然負責的使命之后,宇宙就會獎勵我們一個最珍貴的,叫做自由的東西。
13、情緒自由
當你能夠看破他人的喜怒,知道很多東西其實與你無關。
你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運轉的時候,即使被討厭,也不會打擊到你的自信,這就是高智商的情緒自由。
照顧自己最好的方法是讓自己擁有情緒自由,情緒不再疲憊,我們才能重新感受自己、感受身邊的事物,還有重新擁有快樂的情緒。
14.禪定一刻
如果你想變得更強,那么別人所逃避的東西,就必須成為你所追求的,只有你把大多數人難以駕馭的東西,變成日常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強大,去承擔更貴的房租,去承擔更大的業績,去承擔更大的使命,寧可戰敗在高手之下,也別窩囊的呆在小地方等死。
人哪怕什么都不做,本性也是向著消極去走的,就像車子一樣,你不去握住方向盤糾正,就會往一個方向偏離,所以積極是需要修正的,并無本性積極的人,所以每天約束自己,運動、念經、布施、持續去做一些進步的事情,投入到一些事情里面去,人的狀態就會好,一個狀態好的人,財運不會太差。
我們今年驗證了一件事,那就是普通人可以通過死磕,收入超過那些所謂高認知的精英,誒,我就比你認知低,我還比你笨,但我比你掙得多,如果你掉進,所謂一定要有認知才能賺到錢的思維陷阱里面去,那和書呆子并無區別,別被任何東西限制住,保持前進,哪怕是愚蠢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