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從事軟件外包創業的朋友吃飯,談起了青島的軟件外包行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還有北上廣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一些軟件開發項目逐步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給青島的軟件外包帶來了很大機會。
朋友的公司長期支持上海某家做數字化營銷的國際化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開發。讓我好奇的是這家公司前幾年把自己的IT技術團隊全部開掉,將技術方面的工作全部委托給朋友公司,一家互聯網公司卻不設技術部門,產品開發全部來源于外部軟件外包。簡單分析一下有幾種原因:
1、這家公司以營銷見長,就算產品很low的時候,人家照樣賣出好幾個億。管理層的營銷基因在組建和管理技術團隊時,顯的有點水土不服,自己花了兩三年,銀子沒少花,連個像樣的產品都沒搞出來。
2、自己建技術團隊開發產品內部協作的成本很高,有時候一個需求到技術團隊,那得相當于求爺爺告奶奶的姿態,對方還不見得搭理你。而且軟件的質量取決于人的質量,自建技術團隊,沒辦法只能把產品托付到這樣一群人身上,質量不好也是內部的問題。但是軟件外包出去,那就是甲方,說話的底氣,對產品的要求完全不一樣,要求嚴格是正常的,要求苛刻也不足為怪,達不到要求還可以把對方換掉選擇更優秀的團隊。
3、北上廣人力成本的確很高,特別在上海,一個外企的技術人員,算上工資,五險一金,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一個人的成本相當于青島五個人以上的成本都不為過,但一個人的產出能抵得過五個人嗎?顯然不能!算算賬,其實哪種更省錢也就很顯然了。
綜合這些,其實互聯網公司軟件外包也不足為奇,特別是在初創的互聯網公司和缺乏技術基因的營銷型互聯網公司,考慮時間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將技術外包也許不失一種好的辦法。
在青島從事軟件行業的人對海爾肯定不陌生,可以說海爾養活了青島接近一半的軟件外包公司,看看那外包大廳里成百成千的駐場軟包開發的人員,那場面甚是壯觀。有時候我也在想,海爾每年幾個億的IT預算,有那么多項目,為什么海爾卻沒有自己的軟件開發團隊來完成這些項目,而且要花那么多錢,動用那么多公司呢?一位給海爾做外包的朋友反問我:
1、用自己的團隊,你有選擇權嗎?進度和質量如果達不到要求,你有什么辦法嗎?
2、如果某段時間需求少了,人員閑了,你能隨便把這些人開掉嗎?如果項目緊了,需要增加人手,你敢貿然招人嗎?
3、海爾的核心競爭力是做IT項目嗎?什么都自己做有必要嗎?
4、還有海爾外包項目的賬期一般是半年甚至一年,海爾可以長時間拖欠我們的欠款,但是他能拖欠員工的工資嗎?
聽朋友這么一問,想想也是哈。供應商審核和搶單模式,不僅可以保證每個項目都用優秀的團隊,而且還可以壓價;養人的成本也不低,人力、管理、時間,而且內耗也嚴重,資源也無法動態的調配,與其養一群毫無斗志的閑人不如外包出去;最重要的,海爾的核心依然是家電家居領域,他們IT的最大需求依然是通過信息化來提高企業經營能力,將精力投在軟件開發領域,不見得是聰明的投資。
不論你在這個行業,還是向往這個行業,亦或是鄙視這個行業,軟件外包就是一個江湖,這里有俠骨柔情,也有陰險狡詐;這里有五湖四海,也有溫柔之鄉;這里有獨門武功,更有十八般武藝。有需求的地方就有生意,做自己擅長的事,你可以皈依豪門,也可以獨步天下,能不能拿單靠的是本事,能不能立足江湖靠的是信譽。
當你需要軟件時,記住有這樣一個江湖,每個俠士豪杰都將可能成為你的門客!
作者:亂譚君,掌上醫訊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菜根亂譚(ID:CGLT_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