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本書,或者說開始讀這本書的契機是在微博上看到《朗讀者》的一個片段……劉震云用他河南口音的普通話讀著其中的一個節(jié)選。這是因為這個節(jié)選,我選擇看看這本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著作……
看完心情有點沉重,每個小人物被作者都刻畫的有骨有肉,異常豐滿,一度讓我覺得這些人都是活在我身邊了。上半部主人公從楊百順變成了楊摩西又變成了吳莫西最后成了小時候最喜歡的喊喪人羅長禮。不得不讓人感慨命運多舛。
下半部的主人公牛愛國的媽媽竟然是70年前被吳摩西弄丟了的女孩巧玲。
巧玲丟了之后便不是巧玲了,變成了曹青蛾,變成了牛愛國的媽。那個在知道了后爹行蹤也沒去找的巧玲。可能在她心里也迷惑是不是后爹故意弄丟她的,不然為啥把他一人放在旅店不見蹤影了呢……不然自己也不會被瞎了眼的人把自己拐走,如果沒有被拐走她變還是巧玲不是曹青蛾也不會是牛愛國的媽。她說她弄丟了她爹,但是她還是想她爹。
牛愛國在70年后和吳摩西遭遇了一樣的故事:老婆和人跑了,跑了就跑了,還要出去假找,所不同的是,摩西假找時卻無意中看到了他老婆和隔壁老王……兩人雖生活艱苦卻有說有笑。并且懷了孕,還扛著肚子去買烤地瓜兩個人分食一個。也正是因為如此,摩西心里難過才弄丟了巧玲。
不同的是,牛愛國沒有弄丟自己的閨女。卻還知道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他想起來了妻子出軌的那幾年他在外打工遇到的一位知心人。因這位知心人也是有家庭是別人的妻子,想著關系發(fā)展的并不正常。因為他害怕如果除去這種關系每日面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話說也會變得沒話說。因為他害怕她老公會殺了他。他在聽到她說要他帶她走的時候逃了。逃的也太沒用擔當了點。可是在尋找他妻子的路上,不,準確點說是在尋找摩西的路上,他終于想明白了一個能說的上話的人是多么的難得。于是假找變成了真找,找回來干什么呢?找回來離婚解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