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14次作業@周而佳境

一、20160511-聽永澄解讀第21章《閱讀與心智成長》

(一)四個收獲:

  • 1.老大提煉出的閱讀方法論:

    • 閱讀基礎:主動閱讀,提出問題
    • 閱讀技術:四層次閱讀法
    • 收斂邊界:書的質量超越自己能力理解范圍,而非摸到什么讀什么
    • 圖書分辨能力:挑好書(何為好詳見書的金字塔)
  • 2.書的金字塔:

    • 兩大類:第一類是供娛樂消遣、接收咨詢的書;第二類是讓你學習的書。
    • 其中第二類分為了3個子層級:
      • 一次分析閱讀就可以搞定;
      • 分析閱讀后還需反復看多次,最后看懂了;
      • 分析閱讀后,常讀常新,它一直在成長。
  • 3.心智成長三要素:學習、思考、實踐。

    • 學習,從元開始。
  • 4.用GROW模型理解本章提到的手段和目標這件事情。

    • R:未能達到書中提到的閱讀標準;G:有能力讀得更透徹; O:閱讀方法論(見上1);W:持續練、讀書。
    • 手段:①閱讀規則,變成好讀者的方法,即閱讀方法論;②你將要閱讀的東西。

(二)三個感受:

  • 1.整體聽解讀的隨想:①未進入狀態時,看到老大導圖的讀前思考,有些東西開始復蘇,比如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的方法和要求,再次查不足,點贊老大前提問的能力,一層一層的、邏輯鮮明。②竊喜來的慢半拍。雖然一路跟著讀下來,沒有明白老大說的那種竊喜,而心里絲絲未真正吸收老大輸出的焦慮、消化成自己東西的急切糾纏一起,降低了喜悅感。最后聽到老大說認真完成作業的人下一次可以繼續參加共讀活動,而且是免費的,我內心終于有種付出有回報的竊喜感啦。
  • 2.聽到學習“從元開始”我有點懵,因為想到類似的句式“從易開始”。然后聽到老大說復雜的東西可以分解為簡單的去進行精深訓練,有一點點的解惑。但是我理解的另一個角度是說學習方法論的時候,盡量的從根開始學習,學習復雜的普適的,在落地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從易開始,先持續起來,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不斷的優化。
  • 3.“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最好是兩者都能在路上。”最早聽心智這詞,應該也是從《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里的副標題:運用心智獲得解放。不知為何,我覺得心智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我還是說不清楚它是什么?這一次聽老大解讀這一章,倒是強化了一個想法:心智要用的,不用會衰減、消退,你會死。我想到了精神世界的一種荒蕪、心靈的一種空洞,當然也會影響到身體機能的一些弱化。

(三)兩個改變:

  • 1.調整學習選擇的邏輯。為何限制自己是小白呢?選擇學復雜的、普適的、難的、可能有點痛苦的,學超越自己能力范圍的、元層面的。
  • 2.讀書不摸著就讀,考慮目的,除了消遣和咨詢,如果想成為不一樣的人,記得讀經典,找到對自己有價值,讀超越理解范圍的書。

(四)一個行動:

腦海里很多碎碎的想法、靈感,匯聚起來,寫一篇這14次跟讀下來的整體感悟和收獲。

二、本章的導圖

閱讀 與 心智成長@周而佳境

ps,小梳理,各次感受作業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