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
我們從長期來看房價,地球必然會滅亡,地球的房價再怎么高都會跌落。當然這個長期太遠,說個近一點的長期,人必有一死,享樂主義告訴我們需要好好地珍惜現存的僅有的快樂,有一個房子便可以,無需耗費太多的金錢去購買房子。當然你的愛好無人會阻攔。
從中期來看這個便不同了。那最近進入二線的城市金華來說,距離杭州只有一個小時的高鐵車程,其次他的文化底蘊不高,地盤很廣,但城市的中心就那么幾個:體育館、恒大、或許還有個萬達,有個指標可以提供看看年輕人們在哪里,哪里便是中心。在看看時間上的年輕人們都去哪里了,金華有好幾所大學,最有名的是浙師大、金職院、汽校、還有個剛冒頭的汽校對面的財大。他們持續的為金華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口,但畢業后留住年輕人的不是學校,是整個社會的吸引力:企業、創業機會,然而這些很少。在加之人口的老齡化與少子化、婚齡的延后,金華很難說有多大的成長空間。以上說的是文字部分的猜想,我希望有讀者能提供數據支撐,最好是反駁。
那為什么金華的房價奇高,我的猜想是正好在政府的拆遷活動中,一批富豪出現、以及體育館的周邊設施穩定,讓部分金華人有錢購買房子,而有些人選擇觀望。打個比方,老百姓家里有余糧不慌張。而對于房產們來說,第一這是政治任務,拆了總要建,會有優惠政策(這也是猜想)。即便沒有猜想,面對雨后春筍般的富豪們價格不會是過往的低價,換言之馬云和我們競爭了,那這價格還是原來的嗎?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成本價,之后的盈利是之后的事,多久都能賺。再說你知道他是怎么算的成本,一整套、還是一間?面對消費者一間便不好意再降價與打折。而材料的問題,新型材料的增多,專業壁壘的出現,讓房產不容易制作便是一個佐證,加入房價還是上漲的,為何面對新型材料的出現有了疲軟。我想一部分是專業們想要分一杯羹,其次土地空間不夠,余量要不出。
短期未知,靠的是新信息何時出現,但新信息誰知道呢。
故而房價問題如此分析下來從中期來看,二線城市金華房價上漲與否看新型富豪們如何競爭,而他們不競爭,房價便還是那么一回事。競爭了,還能漲,但畢竟還有其他地方可以競爭,如教育、生活等。所以金華沒有新的產業進入下,新的人流不穩定、留住,降是遲早的事。歸根結底還是看人口在哪。前段時間的各城市爭奪人口的大戰開始了,金華慌不慌?
然而凱恩斯他還有一句話是:事情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我的觀點也會改變。那么,你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