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豆蔻年華中,林嵐曾經懷著一顆無比單純的心,獨自安靜地欣賞一個男孩,不敢靠近也不想走遠,只是默默地遠遠守望。也許在不知不覺中,這份欣賞已經變成習慣,更甚者變成了喜歡,那也是在彼此擦肩而過,各自在天涯以后。
? ? ? 一月安生
? ? ? 林嵐對父母始終有一種復雜的感情,既模糊又深刻,既親密又遙遠。林嵐是由在住在小縣城的奶奶帶大的,父母在距離她很遠的一個沿海城市打拼。對父母的記憶就是每年春節期間,他們會回來看望自己,然后住不了幾天又匆匆返回,他們留給林嵐的是永遠來去匆匆的背影。
? ? ? 或許是因為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太少,所以每年見面時她都無法做到像和奶奶在一起時的親昵。小時候也無數次哭喊著找媽媽,漸漸長大后發現怎么哭喊著都無濟于事,電話那頭傳過來的聲音無法彌補現實的溫暖。于是她也就學會不再期待,不再吵鬧,只是等待,等他們回家。懂事以后林嵐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責怪他們了,相反她能夠理解他們的難處,他們也是為生活所累,他們的遠離全是為了盡快給她一個明朗的未來。
? ? ? 盡管大家都以為林嵐是個足夠懂事的乖巧女孩,可是只有林嵐自己清楚,在她的心底終究還是覺得遺憾,她的記憶里沒有在父母面前肆意撒嬌的歲月印記,沒有和父母分享悲喜的時光痕跡。每當感覺到自己開始沒有由來的惆悵時,林嵐便對自己說:“知足吧,林嵐,其實你比很多人都幸福得多!”
? ? ? 二月寥落
? ? ? 林嵐以為自己會和奶奶在這個平靜安逸的小縣城里一直生活下去,以為自己會和父母一直保持這種不遠不近的距離。誰知有一年春節,父母回來時滿臉欣喜地對她說:“嵐嵐,爸爸媽媽帶你去大城市生活好不好?”
? ? ? 當林嵐下了火車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時,她有種不真實的錯覺,仿佛一切讓她還來不及好好準備,她已經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悠遠小鎮,一種被放逐的孤寂感油然而生,然而這些都是她無法去選擇改變的。或許是想彌補在她成長歷程中缺失的愧疚。父母對她講話都是小心翼翼,就怕她會有哪怕一丁點的生氣。其實她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是這么多年沉積的隔閡,似乎很難在一個瞬間就能消失,大家都在努力維護著表面的平和。
? ? ? 林嵐原本就是個乖巧卻沉默的孩子,只有在奶奶面前才會流露出符合年齡的天真爛漫。大多數時候她都習慣將任何想法都埋在心底,自己慢慢地化解。如今從小城鎮突然來到大城市,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城市里灰暗的天空、永不停息的車水馬龍、高高矗立的摩天大樓,這一切都讓她找不到歸屬感。才到這個城市沒幾天,她就開始懷念記憶中那個靜謐安寧的小城鎮,想念瓦藍瓦藍的天際、想念漫山遍野的野花、想念庭院那棵歷經風吹雨打的老槐樹。
? ? ? 三月寂然
? ? ? 盡管林嵐對于當前的生活有種莫名的慌亂,可是當她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時,看到同學們渾身洋溢著的青春活力,她被感染了。林嵐覺得自己需要去適應這個截然不同的環境,她需要溫暖的陽光來照亮內心深處的陰暗角落。那些不符年齡的老成,并不是永遠可以給她帶來淡定平穩的心態。有時候,異于常人的沉靜外表下面也會有無端悲傷的暗涌在流動,想要尋求噴礴而出。
? ? ? 雖然林嵐依然不屬于人群中最耀眼的一個,她依然是沉默的,但是這份沉默少了份倔強的抗拒姿態,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安靜。當同學試著向林嵐表示友好時,林嵐也學著努力去回應,學著接受別人的關心。或許是因為孤寂了那么久,林嵐渴望現世的溫暖。渴望一份溫暖,可以讓她覺得自己在這世上不是那么微不足道無足輕重。
? ? ? 林嵐以為自己會在自我調適中平安無事地成長,會在波瀾不驚的生活中悄悄蛻變。遠在家鄉的奶奶、想要融洽相處的父母、不重不輕的學業、讓她歡笑的朋友才是林嵐生命的牽掛。當周圍同學聚在一起偷偷議論學校某個帥帥的男生,或者對著報紙雜志上的某個男明星尖叫時,她有點困惑,自己似乎從來沒有體會過情竇初開的感覺。偶爾也會猜想,到底怎樣的男孩會讓她有同學們那樣的反應。
? ? ? 四月初見
? ? ? 直到很多年很多年以后,林嵐還會記得發生在那個盛夏光年里的與男孩有關的點點滴滴。盡管從頭到尾都只是自己在唱獨角戲,那個男孩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但這一切都是屬于林嵐獨有的孤單心事。
? ? ? 在林嵐平靜的人生當中,她見過很多男孩。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在林嵐眼里,這些優秀的或者不優秀的男孩都只是自己生命的過客,從不會在自己的世界駐足,而自己也不會在他們的人生中停留。
? ? ? 如果不是那個夏日的傍晚,她因為做值日生走到了最后,她就不會看到那讓她記憶深刻的一幕。從此,連她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就是被那一瞬間的感覺抓住,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 ? ? 窗外是一片蔚藍蔚藍的天空,男孩坐在教室高高的窗臺上,望著不知名的遠方沉思,柔和的夕陽照在灑在男孩的臉上,微風輕輕吹動男孩白襯衫的衣角。那一刻時間都仿佛是靜止的,林嵐站在教室門口,久久地望著男孩的背影,她覺得這個背影讓她有種莫名溫暖的感覺。也許,只需內心被觸動,喜歡上一個唯美的畫面真的可以是一個瞬間的事情。
? ? ? 這種在別人看來會覺得無法理解的事情,居然在向來淡定自持的林嵐身上發生了。如果在這之前,有人對林嵐說自己會因為一個眼神或是一副畫面,又或是一個背影覺得感動,林嵐一定會非常堅定地認為這樣情形只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然而,當自己掉進了這樣一個美麗夢境時,林嵐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會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
? ? ? 五月守望
? ? ? 一個人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有注意他,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留意到他。一旦你開始察覺到他的存在,你會發現仿佛滿世界都能見到他。
? ? ? 在校園里那條長長的林蔭大道上,看著男孩肩上披著落下參差斑駁的樹影,緩緩從對面走過來,林嵐忍不住心跳加速,只能將視線假裝不經意地從男孩臉上掠過,最終兩人擦肩而過;當林嵐經過隔壁教室時,會不由自主地往男孩的座位上觀望,大多數時候男孩都是面帶微笑地和周圍的男生交談,為數不多的幾次看到他開懷大笑的樣子,那個時候連天都仿佛變得晴朗,林嵐也會覺得一整天都非常愉快;林嵐周末在校外的站臺上等公交車的時候,偶爾會看到男孩騎著自行車從眼前轉眼而過,留給林嵐一個衣袂飛揚的背影;林嵐經過校園的籃球場邊時,不經意也會看到男孩的身影,有別于其余男孩大聲嘶吼情緒激昂的樣子,他和隊員的默契使得他只需一個眼神交匯就明白下個動作是什么,進球時他會露出燦爛的笑容,被對方搶斷時,他也只是瞬間皺一下眉頭,繼續防守。
? ? ? 林嵐清楚地知道,其實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男孩并不是一件難事,只是她不想去打破這種模糊而又美好的完美距離。她只想這樣遠遠的望著男孩,欣賞他的生活,看到哪怕只是她的一個背影,這樣就足夠。
? ? ? 六月默然
? ? ? 林嵐覺得對男孩的守望稱不上喜歡,最多只能說是欣賞。她通過男孩的生活,仿佛看到一個自己一直渴望到達的世界。
? ? ? 很多人也許不能理解林嵐從這個男孩身上到底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能讓林嵐這么念念不忘。只有林嵐自己清楚,那個沐浴在夕陽溫暖余光中的男孩的身影給了她多大的觸動。那個背影讓她如同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最常做的就是在傍晚時爬到奶奶家后面的一個小山頭上,一個人靜靜地坐著,想念心中一直呼喚的爸爸媽媽。因為知道這樣的等待和呼喚都沒有結果,所以只能在傍晚坐在山頭上,希望山頂的風可以將心中的失落吹散。那個時候,林嵐覺得自己留給這個世界的背影一定是充滿寂寥的,或許在心底深處,她是不愿意面對這份空落落的孤寂,而渴望一個人能夠講自己救贖。因此,當她看到男孩的身影,看到男孩沉思的側臉,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的是,多年前的自己曾經以這種姿態走過漫長的成長歲月,陌生的是與當年的自己相比,男孩渾身散發的是她一直渴求而不得的溫暖。
? ? ? 林嵐想自己終究只是貪戀男孩身上的那種溫暖氣息,所以就這樣不遠也不進地守望著就好。她怕如果自己走得太遠,會無從尋覓這種感覺,走得太進,又怕其實連這種溫暖都只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一個幻境。
? ? ? 七月散場
? ? ? 林嵐知道自己的心中有一個很大很深的洞,里面有很多黑暗的東西。即使現在她已經擁有了表面的平和,但是有時候她還是會被噩夢驚醒。她怕自己會再次嘗到那種被親人無視的感覺,她怕自己會再次孤單到只能對著鏡子和自己說話,她怕自己會再次變成沒有歸屬感的存在。她渴求能夠有那么一個人能帶給她溫暖帶給她陽光,填補心里那個越來越大的洞,驅散內心的陰霾。
? ? ? 林嵐也曾設想過也許男孩就是這樣一個人,可以將她從夢魘中救贖。但是此刻的她是如此地小心翼翼,不敢去嘗試失敗的可能。人生是如此漫長,校園的時光又是如此短暫,她現在如同在飲鴆止渴,只想感受當前的美好。或許更進一步,會迎來陽光萬丈,但是此時的林嵐,只想珍惜這個在她的豆蔻年華中帶給她最初溫暖的美好現在。
? ? ? 青春即將散場,林嵐知道和男孩終究只能定格在彼此擦肩而過的畫面。或許在大家各自在天涯以后,林嵐會發現自己當時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份欣賞已經變成習慣,更甚者變成了喜歡。請原諒一個外表堅強而內心敏感的女孩在面對一份從未擁有過的溫暖時,那份不舍得打破完美距離的忐忑心情,她還不夠勇敢,還不夠堅強到去再次接受另一種相反的可能。如果真是這樣,也許林嵐會感覺到若有所失,但她還是愿意去相信自己會遇見下一個帶給自己更甚溫暖的人,只是不同的是,那個時候她一定足夠勇敢化身為向日葵,堅定追求太陽神的溫暖。
? ? ? 即使是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后,林嵐也不會忘記曾經有一個男孩,只一個夕陽西的背影就讓她感覺到世界仿佛頓時光亮。曾經有一個男孩,在她的豆蔻年華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道軌跡。曾經有一個男孩,讓她感受到一個從未感受過的溫暖。曾經有一個男孩,他從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卻深深觸動過自己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