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從軍行 –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1
二十年前,和楊掌柜年齡相仿的同志們一定曾經“雖身在各地,但心在一處”地一起共賞過一部宇宙級的神劇《還珠格格》。
劇中的二百五女主小燕子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但是一提讀書識字那真是要了她的親命了。偏偏瓊瑤阿姨好虐心地說,非要設計一個橋段,讓她必須滿足了皇帝的要求,背下李頎的《古從軍行》才能一起微服出訪。
平日里說個成語四個字都能錯仨的小燕子如何完成這種逆天的任務?好在她還有個暖男男盆友五阿哥,將這84個字的唐詩編成了一套劍訣,親自示范教她。一套招式對應一句詩,這讓習武成癖的小燕子無心理壓力迅速上手,劍法舞得虎虎生風,很快就學會了!呃,是的,學會的是劍法,《古從軍行》嘛,80多個字至少還是對了40個的……
甭管小燕子會不會,反正我是會了!有多少人是像楊掌柜一樣,這首李頎的《古從軍行》是通過《還珠格格》背下來的,別不好意思,請舉手。
2
其實,以詩詞入劍法并不是瓊瑤阿姨首創,更早一些的金庸大叔在《連城訣》中的連城劍法就是唐詩劍法,每個招式用一句唐詩來表示,一整首詩便是一系列劍法動作的套路組合。
這么好玩的方法,我猜想李頎本人沒準也曾經嘗試過。李頎在唐朝可是個實打實的武林高手,是用劍的行家。年少時曾經上登封少林寺正兒八經地拜師學過藝。
他習武并非是生活所迫,老李家有的是錢,李頎是個富二代,吃苦受累舞槍弄棒完全是出于個人愛好和心中夢想。
李頎性格豪爽,不喜歡被世俗拘束,他的夢想是能成為一方扶危濟貧的的豪杰,做大哥帶領著兄弟們過上自由不羈的生活,像小燕子唱的那樣“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為此他也是付出了一番努力的,結識了不少江湖中人和熱血子弟,打打殺殺,快意恩仇,但幾乎家財散盡,而他的“老大”夢依然如履薄冰。
李頎意識到這樣的生活沒有什么前途,世上做任何事都是需要頭腦和實力的,而不是靠斗狠,而他手下的這些馬仔們,在吃喝嫖賭上的戰斗力顯然遠遠高于事業開拓方面。李頎有時也很心塞地輕嘆:這屆小弟不行啊,看來素質教育是狠重要吶!
李頎決定金盤洗手退出江湖。散伙飯上,小弟們出于愛戴,起哄讓大哥講兩句臨別贈言,李頎打開PPT,演講了三點期望:第一,多讀書,讀好書,不做文盲大老粗;第二,少喝酒,少抬杠,交友要找正能量;第三,培養興趣,多聽音樂,善于思考,熱愛生活。
小弟們聽得目瞪口呆,以為自己的老大剛剛腦袋被門擠過了,這還是平日里那個天天喊著“削你,削你“爭強斗狠的大哥嗎!
3
然而,李頎是認真的。他不僅說到了,而且做到了。他從此開始埋頭發奮讀書,把以往看場子搶地盤的勁使出來用在詩文里攻城拔寨,十年磨一劍,在他45歲這一年終于一舉得中進士。
李頎被任命為新鄉縣尉,也就是新鄉的縣公安局長,官雖不大,但是很能發揮他的特長。在辦公和交游的過程中,李欣和眾多的盛唐詩人成了朋友,比如做過汜水尉的王昌齡,做過封丘尉的高適,做過宜壽尉的綦毋潛和做過洛陽尉的劉宴等等,這些個公安局長沒事就辦個沙龍聚個會或者書信往來微信群聊,互相交換辦案經驗,談論人生理想,切磋最新作品。
生性疏狂的人最不喜歡世俗的束縛,就像李白說的那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李頎也是這樣的性格。縣一級的公安局長在官場上并沒有什么地位,在壞人面前,他們是奧特曼,但在上級眼中,他們不過是些辦案機器。雖然李頎曾經寫信特別叮囑過高適,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暴脾氣,凡事一定要忍,但是他自己做了幾年小官之后,反而受不了官場的齷齪,倒先掛印而去,開始隱居了。
李頎當年勸小弟們多讀書多聽音樂,培養人生樂趣,并不是隨口說說的。李頎的音樂評論在盛唐是第一流的,完全是音樂權威雜志總編級的水準。無論是傳統的古琴或者琵琶,還是時尚的來自西域的笳管,都有極高的欣賞造詣。
李頎是屬于越活越明白的人,雖然老大不當了,公安局長不做了,但是他明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開心。所以他雖然以寫邊塞詩著名,但更多的是帶有反戰色彩的,這一點和其他的盛唐邊塞詩人有大不同。
李頎是從追逐打打殺殺的年輕時代走過來的,他能領悟:不是紋著大花臂,戴著蛤蟆鏡,圍一條大金鏈子,天天喊信不信我弄死你才是威風。真正的威風是無懼無畏,內心寧靜。雖然李頎早已不當大哥好多年,但是他也活出了自己的威風,自己的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