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今天到場的所有小伙伴,首先要謝謝你們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再次感謝你們蒞臨活動現場。唯有給大家鞠一躬,才能表達我的感動之情了。謝謝我的師傅提供這么棒的活動場地,謝謝我的爸爸媽媽給予我出其不意的想法大力支持,謝謝小鳥、杰西對我層出不窮新鮮想法的大力支持。
今天出席活動的20位朋友們,你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兒們。我們的生命中進進出出了很多人,很多人進來了,很多人離開,只有以你們為代表的那些對我愛的深刻的人們,最終因為我們間更多的交集和情感上產生的鏈接,最終住進了我心里。
今天的這場以“致我逝去的人生的四分之一”分享來源初衷是電影《非誠勿擾》中李香山,在生前給自己開了一個本應在死后舉辦的追悼會,來了他人生意義上真正的親朋好久。那場對我來說有著深遠意義的生前追悼會,第一次讓我開始思考死亡這件事情。大家會很奇怪吧,生日是這么快快樂樂的時刻,怎么會有人把它以“追悼會”的形式展開呢?這確實是一次革命性的創新,我從前從沒有見過有人舉辦過如此形式的生日主題活動,相信今后也不一定會有。所以在這里,要謝謝大家對我足夠的信任和無條件的支持。你們用你們生命中的三個小時,支持我這個看似荒唐的行為,并如你所見,坐在這里,靜靜聆聽我的分享。
今天的生日主題分享會預計持續時間在三個小時,分為三個流程階段。首先是自我介紹,我給大家準備了席簽,席簽存在的目的就是對陌生人更熟悉的,憑借我的人際強鏈接關系,我希望為大家創造更多的弱鏈接機會,在有意無意間創造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正式活動開始后,第一環節是由我進行“致我逝去人生四分之一”的主題分享,時間預計在45分鐘左右,給大家對于我關于自我總結的人生四分之一經歷一個交流提問的機會。希望能以我的第一個25年拋磚引玉,啟發你對自己過往逝去日子的思考;第二個環節是朗讀者——讀給我聽。我會請幾位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見證我人生不同時刻的朋友朗讀寫給我的一封信,這也是這次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我最期待的環節。我保證事先不知道他們在信里寫的是什么。
倉央嘉措活佛寫過一首我問佛,他寫道: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人生已經逝去的25年,收獲必定是大于遺憾的。遺憾不可或缺,也在成長的每個關鍵時刻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意義。我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也不希望聽到你們寫給我的心中贊揚我的優點,隱藏我的缺點。我坦承的站在你們面前,猶如初生嬰兒般坦然聆聽你們對我的所思所感所望所念,認真聆聽,充滿期待。無論說什么,我都會欣然接受,感激你愿意以一顆朋友的赤誠之心待我、愛我。
第三個環節,也是最后一個環節是一個交流互動的環節,我和你各自說說我們曾經發生過的交集和故事。我對你的寄語,以及你對我的寄語。
為什么設置這三個環節呢?我在策劃活動的時候,心里也在嘀咕要設置什么樣的流程如才能達到我心理預期的效果,也讓大家從我對于人生前25年內的反思和總結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思考。從而反推自己的逝去的人生,更好的認清當下,擺正心態,將今后的路越走越好,越走越遠。后來我想到了這三項,至于效果如何,實話我不知道,只有試過才知道。如果這次活動讓你失望了,悔不當初,覺得下次再也不要參加這種騙人的活動,那么我深感抱歉。不過我一定會總結教訓,下次想出更好的活動點子。畢竟每一個產品人都是希望自己投入精力,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的越來越好。活動是一種服務,服務業也是我的老本行。科班出身的我,對于服務的理解就是那是一種無形的產品,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卻不能標準化、體系化的摸到實體的產品。
那么只有不斷試錯,小步快跑。今天是我的生日主題活動1.0版本,今后會不斷迭代升級,完善細節。我也很樂意把活動的流程和理論思考方式無償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們看得上)。在我的底層邏輯上加上自己的思考總結,更加全面的顧及活動全效應,換位體會嘉賓的感受。
好啦,說了那么多開場白。我們還沒有進入正題。因為在戶外,不方便放ppt,其實給我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沒有ppt直觀的提綱說明,只憑我嘴巴講,說實話,心里沒底啊,怕大家等會拿臭雞蛋砸我啊。
我對自己的演講能力沒信心,不及在場的很多人。我先在這里打個預防針啊。
我逝去的人生四分之一我想把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2歲以前,按部就班的讀書和生活,和在座的很多人一樣,六年小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讀了16念書,竟不知道把書讀到哪里去了。我把這個階段稱為——按部就班期;第二個階段是22歲至24歲,這兩年內,全球瞎折騰,打著世界這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旗號,做了一些滿足于自我放逐,尋找人生真實意義的那么一些略微有些出格,卻叫很多人羨慕的事情。我想把這個階段稱為——尋找意義期;第三階段是25歲,也就是今年一年過去的100多天的日子里,我的底層認知被徹底改變和啟發了,不算晚,也不算早,好在我意識到了。今年我會不斷的挖掘自己的潛能,利用自己的優勢,不補短板,利用長板,利用自己的興趣以及愛好,以慢為快,給自己一年的學習精進時間,嘗試著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我想把這個階段稱為——自我成長期。
那么我的三個階段的內容講述,比重會逐級上升 30%,35%,35%
0-22歲(按部就班期)
我一直覺得我的第一階段按部就班期,勉強自己讀書、學習、和不喜歡的老師同學交往,覺得16年的學習生涯是沒有意義的,毫不客氣的說,至今我也沒有找到小孩子要花這么多年學習的理由,至少沒有令我滿意的理由。社會上那些敏感的話題,有一些關鍵詞都是圍繞教育的,學區房、贏在起跑線上….衡水中學來到浙江招生,距離高考還有60天,中國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陪讀家長的一天,這樣的新聞總是在每年六月前后占據我們一部分的視野。不得不說,高考就像女人生孩子的陣痛,過了就忘記了。人生有那么多事情需要擔心,工作、家庭、婚姻、育兒等等。讀書的時候老師和家長說學習不代表一切,但不好好學習,你連獲得一切的敲門磚都沒有。
我的讀書環境非常好,小學因為學區,讀了杭州最好的小學學軍小學。在座的鄭老師,就是我6歲剛入學軍小學時的數學老師,而我們也是鄭老師的第一屆學生。如今,19年過去了。小學畢業,我本可以直升十三中,是個不錯的公立學校,后來參加了民辦中學文瀾中學的搖號,很幸運進去了。我是文瀾中學新校區的第一屆學生,也是小白鼠一樣的存在。誰知道十多年后的今天,文瀾中學成為了杭州初中神一般的存在。我聽到身邊的人說想找關系把小孩子弄入文瀾中學,都做不到。鄭老師說,現在入學有錢沒用,至少要考六輪(想我當年班里的外地借讀生費用還是10w,那而是十多年前的)
我不得不承認,我一直都不是個好學生,我的成績不上不下,排名中等。就是那種老師不疼,家長不愛的學生。不知道是沒有學習能力開竅,還是本性如此,無論多努力始終提高不了成績(現在想來應該是學習方法不對,陷入了低水平勤奮的誤區)當初才幾歲,讀書完全憑興趣。所以要感謝所有的老師不拋棄不放棄,沒有完全放棄那是的我,或者感謝我自己沒有放棄自己。百敗百戰,百戰百敗,無論批評、嘲笑、忽視、貶低….等等被人產生負面的評價,正是因為中國應試教育的無情與冷漠,鍛煉了我的厚臉皮和抗壓能力。
前幾天開玩笑似得和我媽媽聊天,我埋怨她從小到大對待我的態度就是自家的孩子是最差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最好的。處女座的媽媽從小就覺得我各個方面都不夠優秀,長得不夠美,成績不夠好,人還不夠聰明,遠遠不如誰誰誰。在她的百般打擊下,我居然健康茁壯成長了25年,還靠著自己的堅強意志,成為了朋友圈的正能量。想來,覺得非常神奇。對于自己性格的蛻變,從內向向外向的轉變似乎也是自己所不明朗的所在。一定是在22歲前的而某一個契機,將性格潛移默化轉向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心下覺得好險,要是意志不夠堅定,怕是要成為負能量代表了)
我得承認,我高考考得很差。但是陰差陽錯,第一志愿金融沒有進去,第二志愿會計(在父母的干預下被迫修改的)也沒有進去,進入了第三志愿旅游管理。18歲剛剛結束高考的我們,誰又真的明白專業對我們真正意義的所在呢?喬布斯說20歲就能找到這輩子自己最愛的事情是一種幸運。哪里僅僅是幸運,那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所幸,我選擇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也選擇了我。
我很喜歡我的專業,大學四年的課程非常輕松,沒有什么壓力。我每天的時間大部分用來玩和看閑書,上課做作業只是生活的調劑。這樣輕松的日子,可以說是四年最值得懷念的輕松和美好。這四年間我和一些人結下了深刻的友誼,很可能會持續一輩子。這些朋友,也是自跨出校園以后,作為杭州人的我,第一次這么大范圍的接觸外地籍的朋友。東南西北,中國地大物博至此,各個地區的人生活習慣竟差如此之多。和他們的接觸拓寬了我的眼界,也真正的開始思考世界與我的關系。
大一暑假,我報名了學校和英國考文垂大學的交換生的項目,第一次出國去了英國交換一個月。那時的我,英語蹩腳的要人命,盡管如此,還是勇敢的當著幾十個人的面(包括考文垂大學教導主任的面)說我不喜歡英國,不喜歡這里的食物和冷漠的人,我傻傻的很堅決的說,以后不來英國了。至此6年間,我果真沒有再踏上大不列顛的土地。
大二暑假,我參與學校和土耳其卡迪爾漢斯大學的公費交換生選拔,在二選一的概率下,有幸入選。就是這次的伊斯坦布爾交換生涯,結下了我和土耳其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偉大國家一輩子的情緣。本以為一別會是永別,誰知后來竟然保持了每年回土一次的節奏,誰知道當初的一次見面,后來竟然也喜歡了Burak那么多年,直到他去年訂婚。
大三暑假,我和一個文藝得不得了的中文系男孩子一起窮游西藏、尼泊爾、云南。旅途中我嘗試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搭車,第一次在滿天繁星下親吻,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第一次如此撕心裂肺的哭泣。后來的后來,我們在大理大吵一架,他不告而別,我一個人走完了麗江、瀘沽湖、香格里拉剩下的旅程。
大四畢業旅行,我和一個小伙伴窮游了東南亞四國,我做了攻略,帶著他走完了全程。在曼谷組織完窮游網世界杯派對后,因為受不了他對我過多的控制和活動干預,分道揚鑣。自己坐了臥鋪火車在清邁一個人生活了幾天。后來我們再也沒有聯系過。而他明年也將和戀愛了兩年的女孩子結婚,真心祝福他。
逝去的人生四分之一的第一階段,是我開始真正嘗試接觸并且通過不同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的階段。雖然很粗淺,但是我開始通過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思考我與他們的關系。
二十多歲的我怕,有著充滿膠原蛋白的美好臉蛋,和一張白紙一樣的心靈。
王小波說:不相信世界就是這樣,在明知道有的時候必須低頭,有的人必將失去,有的東西命中注定不能長久的時候,依然要說,在第一千個選擇之外,還有一千零一個可能,有那一扇窗等著我打開,然后又光透過來。
二十多歲的我開始知道,人生就是靠無數可能所搭建起來的。而那些可能是我可以掌握在手中的。只有掌控那些可能,人生才能朝著我想要的方向前行。二十歲的我,也想知道,五年后的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
22-24歲 (尋找人生意義期)
大學畢業,我終于實現夢想,徹底離家。飛到了歐洲,完全脫離父母,自己讀書自己生活。
因為有著堅強的后盾和強大的心理以及經濟支持,我的勇敢其實更多的建立在原生家庭的鼓勵和支持上的,不存在背井離鄉、沒有退路勇往直前的那種謙卑之心。因此相比于很大一部分,去國外讀書的孩子,在心理的本質上,確實會有些差別。說的簡單些,就是做事有底,做事會思慮。
人生的路從來沒有白走的,22歲的我不再是第一次踏上歐洲的土地,先前四次跨國長途旅行的經歷,為我的“世界這么大,我要去看看”做了很扎實的鋪墊。所有吃過的苦,掉過的坑,遇到過的心內不軌的人,他們都曾在我的生命中出現,但僅僅是出現過。總結反思,避免再犯,才是我們面對挫折真正要學會的事情。
準備去瑞士讀研的事情,很早就開始準備了,因此大學也目標明確,實習、申請研究生、折騰生命。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這三個詞。大學的日子過得非常開心,認識了很多朋友,結下了深刻的友誼。我是個活在當下的人,人生就是六個字“不放棄,不后悔”,自認為一直都是最好的踐行者,而在瑞士的那一年,也真正是嘗試新事物,擴大眼界,增加閱歷的一年。不得不說,這樣的人生軌跡,對我來說,真的是當下最好的安排。
讀書不難,也不是很辛苦。我很幸運,被分到了成績最好的一個組,同組的五個小伙伴,由學霸印尼姐姐帶隊,監督我,鼓勵我,用力拉扯我,讓我用如此之差的水平,跟上了課程和實踐的節奏。如今想來,覺得他們真心是我的貴人,是我前進路上的明燈,再次感謝Evelin,Melia她們。
前面說過,我英語其實不太好,雅思成績不好,也不擅長英文閱讀。但是在瑞士的一年,我通過不斷的厚臉皮和同學老師交流,大聲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口語進步飛快(雖然論文水平依舊如此)。在讀MIB的課程學習半年,我和同年級同學接觸不太多。不是很喜歡華人圈子,但是不得不抱團討論、吃飯做小組作業。一些朋友身上有我不太喜歡的品質,反思來看,我從一開始就沒有進入和他們深交的狀態。年少不經事,只知道很多人在生命中進進出出,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我其實過得相對獨立。除了和當時的室友、小組姐姐們一起以外,我一個人散步,爬山,一個人游泳,一個人坐火車下山旅行,去了德語區、法語區,一個人帶著便當,沿著日內瓦湖,走了很多法語區的小鎮。喜歡逛周末市集,喜歡逛超市,喜歡在打折的時候去挑衣服(也是窮),喜歡看著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坐火車,喜歡換不同的交通工具,做計劃去一個很遠很有趣的地方去拍照。體驗了學校的活動,葡萄酒節,騎馬,溜冰。我還喜歡一個人去山上的教堂吹笛子,笛聲悠揚得覺得可以穿越時空到達萬里之外的中國。
半年的學習實踐生活很快就結束了,spa和餐廳運營也是很有意思的課程學習。總的來說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的研究生課程的學習,很開心,很充實,也是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課程過了一大半,就開始投簡歷尋找實習機會了。最早在學校的實習調研問卷中,你想去的實習國家我寫了阿聯酋。那時候就傻傻的認為學完酒店管理就應該去迪拜帆船酒店去實習半年,當下覺得這樣的經歷才完美。阿聯酋好的地方也就這么幾個,迪拜,阿布扎比以及多哈。投了幾個也沒有合適的,我試著投了泰國,投了新加坡,香港(歐洲因為不是歐盟護照持有者,無法留下來實習)在投了一圈無果以后,我才開始慢慢意識到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的局限性(因為簽證問題,非常不自由)后來,我跟隨同學一起去了因特拉肯的一家瑞士餐廳面試,和老板隨意聊了聊,老板當時就說問我們什么時候可以來工作。當時其實這份工作我不太滿意,我覺得餐飲并不是完全的酒店系統,雖然先前在國內我也實習過,但總覺得自己想要更好,也值得更好。總的來說就是年輕人眼高手低,不甘心的狀態。后來我去日內瓦聯合國里面的一家連鎖餐廳進行面試,很可惜因為法語不好沒有錄取(這也是我第一次進入日內瓦聯合國總部),最后我留在了德語區因特拉肯,這個少女峰下游客往來的漂亮的旅游小鎮,在這里度過了半年時光。
查理芒格說,如果你想獲得想要的東西,那就讓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和欽佩都是靠努力獲得的。年少無知,覺得青春就是用來折騰和消耗的,我想要的東西我就努力去獲取,我想去看的風景,我就想盡辦法到達遠方。
在因特拉肯那家傳統瑞士餐廳實習的半年很辛苦,所幸的是僅僅身體的辛苦,靈魂卻自由的要命。每周兩天休息,或者小連休三天,甚至是每半年實習就有一個15天的假期,這些時間加起來,足夠我用我小小的身軀走遍瑞士、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了。我就這樣,好看火車時刻表,算好最便宜的出行方式,自己準備便當水果和咖啡果汁,帶上僅有的家當就這么出門。我不合群,也不喜歡華人圈子的集體活動。在因特拉肯最好的朋友就是來自臺灣的克拉拉,也是我的好姐姐。她教會了我很多省錢的方法,在我面對房東追趕和室友欺負的時候給我勇氣。晚上的一杯咖啡,去超市回來帶來的水果。后來她退掉房子,清理一切回臺灣之前,把所有能用的東西都給了我。感恩她,我才能一個人在那個小小的,不足20平米的酒店式公寓里過上“神仙般精神富足”的生活。
那六個月搬了三次家,損失的房費和押金都不值得一提。后來離開我的東北室友,搬到酒店公寓去住的那幾個月,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受邀去餐廳菲律賓夫妻家給他們的小兒子過生日,和越南朋友去喝酒,和中國朋友(后來和我一起去了伊斯坦布爾的兩個姑娘),大半夜帶著酒在中央草坪上喝到半夜,大聲唱歌大聲說笑。所有流過的淚,害怕過得日子都在慢慢消散,而壞人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讓自己變得更好,是遠離一切負能量的關鍵。董卿說人生的不可測,在任何時候,都要抱著一份希望。我想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尋找人生意義的非常重要的那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曾經讀過的書、了解的道理、用自己的理解和行動去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將自己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兩年里,我走了很多很多國家。感謝杰西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我們一起去了摩洛哥,去了巴黎,去了撒哈拉,再一起手拉手回到了伊斯坦布爾,在2015年元旦新年之際,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穆斯林家庭的溫暖。那些年,雖然一直都是一個人,也始終沒有遇到心儀的男孩子,所幸一直懷有美好的愿望,時刻讓自己保持最好的狀態,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我知道,他不來,我就去找他。反正,我就是這樣一直走在路上的人唄。
無論是尋找夢想還是尋找愛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就有了歲月;天遇見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見人,就有了意義。
在瑞士的一年結束后,我帶父母歐洲自由行一個月,他們回國后,我在同日踏上了三回伊斯坦布爾 的飛機,第三次回到了土耳其。一個人在Merve的市中心土耳其人居民區中住了一個月,就在土耳其反華的日子里。通過朋友的介紹,我認識了時任南航土耳其辦事處的負責人,認識了中資企業駐土耳其辦事處的一些同志的工作生活環境,很可惜沒有合法簽證,無法拿到在南航的駐外工作offer,一個月滿,簽證到期前買了回國的機票。
許淵沖說,生命啊,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人生逝去的四分之一的第二個階段,每一天都值得紀念和回憶。
2015年10月我回國找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工作認識了很多人,也感謝趙叔在我求職的路上撿到了我,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高大上的場地。感謝綠城的每一位前輩同事,感謝大家為我付出的一切,因為有你們,才有了如今的我。
年少不經事,又逞強好勝,像一頭小牛一樣倔強。面對毛總以及父母等其他人的百般阻撓和勸說,我還是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前往了巴西。這件事就算我老了也不會為此后悔。在里約熱內盧的兩個月,在2016里約奧運會現場,每天,每時、每刻,每一個說過話的人,每一個在我眼前出現過的場景,都最終會成為塑造我人生一切的基礎所在。
“不放棄,不后悔” 在二十多歲美好的日子里,我是最好的踐行者。我也因此想要利用自己的勢能,去影響和啟發身邊的人,所以,才有了后面的25歲,那個還沒過完,卻能夠猜測到精彩程度的25歲,即將呈現在你們面前。
25歲(自我成長期)
如今我能夠自信的站在你面前,站在你面前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談,將當年吃過的苦,流過的淚風輕云淡的一筆帶過,二十多歲的我大概自己也忘記了背后有著多少掙扎、多少夜晚的輾轉反側,沉默無眠。我從來不曾后悔,感謝曾經的24年,才有了2017年的自我蛻變和個人成長。
我把2017年定位為自我成長年,是這樣想的。我曾經讀過那么多閑書,走過那么多路,看過那么多風景,見過那么多有不同思想和文化認可度的陌生人,但是我從來沒有系統的梳理過自己。我被動的接受,被動的被他們觸動,被他們改變,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未來好好規劃,為自己的成長好好把握方向。以慢為快是什么意思,目標要堅定,步伐要緩慢,穩扎穩打,向著既定的目標,砥礪前行。那么25年,就是我最好的“成長間隔年”。
“成長間隔年”這個概念是我自己發明的,其他小伙伴間隔年是往外跑,去旅行,去做沙發客,去體驗生活。我是往回跑,在足夠的旅行和閱歷之后,給自己一個封閉的學習精進環境和時間(一年為期),從底層認知開始提升,讀書,寫作,見牛人。緊抱導師“剽悍一只貓”的大腿,跟隨他的諄諄教誨,跟隨他成長的步伐,待人處事的大格局和雙贏、全局性思維,從根本上提升自我認知。通過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通過讀書探究真理,通過寫作理清邏輯,通過見牛人產生鏈接,溝通獲得啟發,從而更深層次的改變自己的思維。
12字真言是這樣說的——讀好書,見牛人,起而行,專于一。
我把這12字定在頭頂天天看,天天看。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貓叔是我的啟蒙老師,通過他,我做了很多第一次嘗試。現在在做的有:
- 人際弱鏈接計劃 ?一年鏈接48個有意思的九零后
- 每天寫500字,至今寫作11萬字
- 舉辦有味讀書會,“小而美,精而妙”的社群讀書會。目前正在抓住機會,和別的平臺合辦活動,比如TEDxJiufeng
- 線下分享。目前分享的主題是我的人際弱連接計劃
- 運營荔枝fm讀書電臺——派小欣讀書。有一批穩定的粉絲群,收聽率逐級增加
- 運營線上社群(寫作群)
- 完成讀書第一階段“100天33本書”、目前進行第二階段“365天100本專業書籍”
做活動是我目前想要努力的職場轉型方向。其實想通了之后,無論是旅游業、酒店業還是活動策劃執行,說到底都是泛款待業(即服務業),也是我的老本行,人際溝通能力我可能比別人稍顯天賦,因此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我都會盡力做到最好,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對得起祖國和人民的養育之恩。
前幾天和在加拿大待了七年回國休假的朋友聊天,說道自媒體,知識型IP、網紅經濟、付費經濟等等,她直呼不知道。對于回國工作的小伙伴,就像我一樣,說得好聽出國就像鍍金,增長閱歷獲得一張亮閃閃的文憑證書,說得難聽就是去游山玩水,學到什么真的只有自己知道的。
工作原因,接觸到很多靠實業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他們真心不容易。一張張單子接,一個個產品出口,一家企業的成長,無一不是苦出來的。相比與創業、互聯網、投資等等領域那浮躁的一夜暴富升華,三年上市偉大夢想,社會趨勢返璞歸真,又開始追求工匠精神,“2025浙江制造”。
不得不說,互聯網給我們年輕人創造了太多的社會可能,讓我們真實的看到站在風口上,豬都是可以飛起來的。社會浮躁,面對創業神化,人心浮躁。在這樣的階段,剛巧也是九零后真是的走向臺前,霸占社會舞臺的時候,更是不能迷茫,不能忘記出發的初衷。
就像我一樣,走著走著,兜兜轉轉這么多年,和在座的各位認識了這么多年。我們相互看著對方走到現在,這么不容易的讀研、工作、組建家庭、一步步走向夢想。我們攜手同行,并肩齊行,向著各自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我們前行的步調不一致,我們的腳步大小不一致,但是我從來不敢放松,不敢迷茫。因為原地踏步時,相比于別人我就是退步。可以說,是這個快步前進的社會push我的前行,使我不得我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方式去思考自己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這個也是我在2017年做這么多事情的初衷所在。
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方得始終。人生的路還那么長,那么長。人生還有第二個四分之一,第三個四分之一,甚至第四個四分之一。
達達令前幾天寫了一篇《關于五年之后的模樣》,我很喜歡,
她說,
別忘了,從我們考入大學那一年到現在,已經整整十年了。
十年不過是一眨眼的光景。
就好似你還是那個稚氣未脫的少女,拖著重重的的行李箱,走入那個未來會改變你命運的青蔥校園。就好似你還是那個剛畢業上班第一日手足無措的菜鳥,你還記得那些委屈跟無奈的日子,也記得自己日復一日在趕路上的匆忙。
可是轉眼間,你已經是一個真正的大人了——不是所謂法律規定的十八歲成年禮,而是生活賦予你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的成人禮。
所有問題的答案,都需要你自己去尋覓。所有的選擇,都需要你去拍板。以及需要承受為此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就著這個邏輯,下一個五年十年,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事情。
此生如此短暫,不該停留在做決定的搖擺不定里,要去用在決定之后的承受,以及及時止損里。
這也是我辦此次主題生日會的一個原因:讓自己站在時間的長河上,去敬畏時間短暫這件事情。不是為了讓自己恐慌,而是為了提醒自己,我要認真一些。
我要認真對待生活,對待時間,對待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
面對這么多年的人際交往,我承認我享受孤獨,很多時候會被人認為特立獨行,喜歡一個人做事、一個人旅行。慢慢的,朋友給我打上了“為數不多踐行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過一生的人”。天知道,我只是知道我當下要去做什么,做好當下的每件事,不讓自己后悔。鬼知道今后的日子是什么樣子,鬼知道變化有多大,因此我從來沒有什么所謂的五年規劃,更不要說下一個人生四分之一的計劃了。
那些沒有按計劃做的事的我,反而在別人眼中成為了一個敢愛敢恨,有強大執行力和內驅力的姑娘。
我愧不敢當吶。
只是我一直都知道,重要的事,要留給自己去做主。
起先是我先把生活創造成一個模樣,有了這個模樣,才能向別人證明這樣我這樣的活法是可以的。
就像達達令說的,我是這些年才越發體會到,任憑是你最親的人,諸如你的父母,亦或者是你的愛人或者好友,他們終究不能完全明白你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怎樣的世界。
所以,我們活在世界上始終的孤獨的存在。如果身邊有真正理解你,明白你的人,那么是你的運氣,而不是朋友應該要具有的特性。
朋友就是朋友,他們也是獨一無二的超級個體。
漆黑不見五指的房子里,有一萬種發生的可能。因為在漆黑中,充滿了我們的未知。但是,你只要,打開窗,就有光透了進了。
那道光是存在的。他們就是我們的相遇,就是友情、愛情、或是親情。
或許是某個時刻,或許是某人的一句提醒,如果幸運的話,你會成為提醒了自己,或是提醒了你朋友的那一個人。
重要的是,要相信那道光的存在。只有相信,我們才會愿意為自己打開那扇窗,才會看到下一個人生的四分之一之后自己的模樣。
而我堅信,在人生的下個四分之一,我會過得更好,我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