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我當你一秒朋友
朋友 我當你一世朋友
奇怪 過去再不堪回首
懷緬 時時其實還有
朋友 你試過將我營救
朋友 你試過把我批斗
無法 再與你交心聯手
畢竟 難得有過最佳損友
微信之前開通了一個功能,朋友圈可設置對朋友半年或三天可見。
也就是說,現在你打開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這樣顯示的:
是的,我設置了。
然后我發現我的朋友圈幾乎都設置了。
原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做朋友也要有界限了。
不禁想到看過的一個笑話:
有一對朋友,有一天A就對B說,你怎么都不給我點贊呀?
B說,我沒看到你發的什么啊。于是就打開朋友圈,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就對A說,確實沒有看到你發狀態呀。
A就找到昨天自己發的狀態給B看,確實是發了一條。
兩個人都表示很疑惑。
不過也就是一瞬間,兩人似乎都明白了什么,原來都把對方設置了朋友圈權限,一個選擇不看對方的狀態,一個不給對方看狀態。
微信現在的使用率遠遠大于QQ,就是因為它較好的私密性。
不是共同好友看不到互相的評論(據說QQ也可以設置)
可以設置不給對方看自己發的狀態,也可以選擇不看對方的狀態
還可以設置標簽,發狀態的時候選擇不給這個標簽里的朋友看
可以屏蔽父母,可以屏蔽曾經的好友,可以屏蔽之前的老板
......
有些屏蔽是善意的,比如對于父母。
之前我在外地上班的時候有個同事,家里是獨身女,父母不算年輕的時候才生了她,算是中年得子,寵的厲害。
她出來上班也是沒和家里人商量直接來的,所以她父母很擔心。
她的每一條朋友圈,她媽媽都要給她打電話,問問什么情況。
比如:下班后和朋友去吃飯,唱K,今天真開心。
她媽媽就會來電話問她為什么那么晚不回家,和哪幾個同事去唱歌了,甚至是吃的什么......
以前公司有時候下班會留下來培訓,可能課程持續很久,她發個朋友圈:今天培訓,聽的頭大,好累哦。
她媽媽也會打電話過來,跟她說熬夜不好,讓她不要干了,回家之類的。
其實她知道,父母只是關心她,害怕她有什么閃失或者太累。但這種電話負擔有點大,對她獨立起來也有不小的影響,所以她小心翼翼的給父母的朋友圈設置成:對其不可見。
有些屏蔽是無奈的,比如對于前任。
在上海住對門的同事,就是這種情況。
和談幾年的女朋友分手了,而且是不可能復合的那種。他心里一直忘不掉女孩,好在對方也沒有刪除好友,女孩子時不時更新的朋友圈就是他的生活關注點。
而他自己選擇朋友圈對這女孩不可見。
因為從分手開始,他每天都會寫上對這個女孩想說的一段話。有時候是回憶過去兩人的甜蜜,有時候是喝醉了自說自話,有時候是一張之前的合照配上我想你的文字,有時候是祝福。
對其不可見的設置方式,讓他建造了一所圍城,在這里,可以默默的祝福和思念。
相對于父母和愛的人來說,對其永遠不可見,聽起來就太殘忍。
選擇三天可見,是認為這是一個相對獨立與安全的時間。
歲月那么長,難免會發很多在當時情景才適用的文字和圖片,事后自己看到也會覺得矯情??晌壹炔辉甘ヅ笥训年P心和互動,也不想奪取父母對我關心的權利。
選擇三天可見,并不是刻意疏遠,也不是不喜歡你們。
三天可見,只要有刷新就可以看到近期動態,也讓之前發過的不開心的糟心的傻X的狀態翻篇徹底一些。
三天可見,還可以遠離你不想要的打擾。
而且回過頭看自己的朋友圈時,它也會時刻提醒著你:那都是三天前發生的事了。
總之,
感謝三天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