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爾翻看了朋友的朋友圈,發現什么都沒有,而底部也僅顯示了一句話,“—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剛開始還以為被拉黑了,原來是微信又出新功能了。(聽說這個功能出了很久了,原諒我孤陋寡聞)
僅展示三天啊,如果最近三天沒有動態更新,那就相當于朋友圈是空白狀態了。就算最近三天都有發,也只能看到這幾天的,以往的動態一個也看不到了。
我自己覺得嘛,這個功能讓我哭笑不得,因為微信里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圖片’。如果打開了這個功能,然后也開了‘僅展示最近三天’,那我作為你的朋友不是連陌生人都不如了?!
陌生人能看十張你的動態照片,而我只能看最近三天。
不過呢,對于自己的動態,誰都有權利去選擇屏蔽或者開放。
就像QQ空間那樣,可以選擇僅對自己開放,也可以僅對好友,也可以全面開放。
有人設置了‘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是懶得刪除過去的朋友圈,就直接來一個類似屏蔽。有人是為了和過去告別,把往事都封鎖在當前這三天前。有人是為了脫離朋友圈的虛擬生活,投身到現實的朋友圈中去。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可能是我不想活得那么透明,可以被任何人一覽無余。我有自己的小心思,想在朋友們面前裝個逼,保持神秘。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可能是我想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用擔心朋友圈的共同好友,不用害怕現任因為我的前任而吃醋傷心。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可能是我想為自己做點什么,而不是想要阻止你做什么。
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也可能是我單純地想這樣,并沒有什么原因。
朋友圈的英文翻譯是moments,時刻、瞬間。而不是share the moments with you,和你分享我的瞬間。分享與否,這個選擇權,在我。
確實,有些時刻我想與大家分享,但有些故事我也想獨自品嘗。有時候我會敞開朋友圈大門,有時候我想保留些許的隱私,所以我選擇三天可見。
有的人可能會對這個做法不滿,覺得是朋友就不應該隱隱藏藏的,有什么就應該說出來,大家一起開心憂愁。
但作為朋友,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尊重和理解,不要對世界充滿敵意。因為這只是別人的個人選擇,和你們之間的感情,其實沒有太大關系。有什么喜怒哀樂你實在想要和我分享的,自然就會找到我私聊了。
即使只能看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我們也還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