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時遇到瓶頸期如何突破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一直繞不過去,導致停止不前了,但又找不到突破口,從而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這樣的事情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遇到過。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下面我把我自己學琴的經驗分享一下給你,供你參考。

首先我們要知道,擋在我們前面的絆腳石是什么?是因為練琴時候某個技巧跨不過去還是彈奏的速度跟不上,是節奏把握的不準確了,還是手指的靈活度不夠。又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再更進一步的學習。

首先找得到存在自身的問題,比如說某個技巧比較難把握那就每天都練習這個技巧,直到能夠熟練的掌握。速度跟不上那就專門彈奏速度練習,節奏不準就打開節拍器跟著練習,練習得多了就能夠把喔。

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要彈什么才會進步,那就什么都不要想,看到什么就彈什么,直到能夠很好的表現出來,記住要彈好并能夠背下來再彈另外一首,盡量每天保持彈一些之前沒有彈過的,這樣能夠產生不斷的進步。

莫扎特是一個有絕對音準的人,絕對的音準就是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樂器上發出的音高的是什么音,這樣的人在人群中可以算是萬里挑一,我也是只遇到過這樣一個與生具來的就有這樣天賦的人。

后來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在學校里隨機挑選一個班級的小學生,進行音高聽力的訓練,持續了六個月的時間,班上所有的同學同樣能夠達到識別音準的能力了。

也就是說,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可以習得的,如果你目前做不到某個技能,那是否是訓練還不夠。

我會經常彈琴給朋友聽,音樂在我看來他是一種語言,這種語言不分國界,不懂這種語言的人,他們也能夠感覺到我們每一個音符的所表達的意境,所表達的情感,是悲傷是歡快,音樂響起瞬間就明了。

這樣做不光得到很好的反饋,還可以和朋友之間建立很好的鏈接與共鳴。你彈奏時候的缺點你的朋友可能會給你指出,我也收獲了唱歌難聽的美稱。

我見過很多學習樂器的人很少使用到,一般是自己在家練習,所以很難學的好,因為學而不用等于沒有學,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用,使用的越多你才會進步。

當我們熟練一個練習之后就學習新的知識,不光要溫習已經掌握的內容,更要不斷的彈奏新的歌曲。每天都彈奏一樣的練習就好比你一直停留在舒適區。如要進步的話就要離開舒適區,不斷的挑戰自己。

我練習的安排一般會是這樣的,前一個小時練習熟悉以前的知識技巧,保持速度練習,手指機能練習,音階練習。后一個小時彈一些新的知識,可以是彈唱可以是古典也可以是指彈。總之就彈沒有彈過的練習。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上,雖然有時候也不太能做到這樣,但有機會總比沒有要強太多了。

開始學習樂器的學生,找一個好的負責任的老師,盡量保持每周最少一次課,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及時的得到反饋,不至于手型或者練習方法不對而得不到糾正,一旦養成習慣就更加難以改正。

上一篇提到過的注意力大于時間大于金錢,如果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自己無法解決,那就果斷花錢找專業的老師,因為你在徘徊不前中花掉的時間和精力那是最珍貴的,花錢才是撿便宜。

下一篇我們談談:《學了那么多知識,為什么沒有用》每日更新一篇,發文時間為19:00左右,歡迎交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