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師說:“拖延癥的本質是自我約束能力差,是低能量,精力、生命力不夠旺盛的一種狀態......一句話概括就是---沒什么電了?!?/p>
昨天是發票,明天是支票,今天是鈔票。
拖延者往往追求立竿見影、及時行樂,現在爽就好,哪管未來的事情。
可是大家都知道: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沒有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順應自然是我們父輩非常懂的道理,在哪個節氣就應該做哪種事情。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農事規律告訴我們一定要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在適當的時間做相應的事。
很多人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其本質就是對這種背后規律的不尊重。
那么我們現在就來聊一聊拖延癥的治療方法:
今天這一講就先來談一談第一個:最簡單也最難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選擇快樂有意義的事情來做
其實生活的意義不在于速度與效率
做什么,以及為什么做,比做得快慢更重要。
其實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夢想就是自己想做的事,少就是多!是簡化自己的目標。
那大家會問:我無法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應該怎么辦呢?
那就快快地把那些不快樂的事情做完,然后去做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如果有機會,那你一定要選擇做能讓你感覺到快樂的事情!
哈佛大學有一個研究叫“成功的因子”。
就是研究怎樣才能成功?
那就是要三圈交際!
哪三圈?
一、做快樂的事情;
二、專注,并形成自己的優勢。
三、能服務到社會、客戶,以及身邊的人。
做能讓以上三點相互交際的事情,你就能贏得財富與人際關系,以及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