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的一個公式:
U=E×V / I×D
U代表效率,E和V是分子,I×D是分母。
“拖延癥的本質是自我約束能力差,是低能量,精力、生命力不夠旺盛的一種狀態......一句話概括就是---沒什么電了。”
拖延者往往追求立竿見影、及時行樂,現在爽就好,哪管未來的事情。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沒有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葉老師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干農活。
他小時候的一天,天氣特別冷,放學回家時,看見父親,就問:“爸爸,你今天做什么了?”
父親回答說:“種秧苗。”
“天這么冷,為什么不等到天氣暖和了再種呢?”
父親說:“再晚幾天種,就來不及了。”
順應自然是我們父輩非常懂的道理,在哪個節氣就應該做哪種事情。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農事規律告訴我們一定要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在適當的時間做相應的事。
很多人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其本質就是對這種背后規律的不尊重。
那么我們現在就來聊一聊拖延癥的治療方法:
治療拖延癥需要“標本兼治”,這里開出三個藥方---
第一個,最簡單也最難;
第二個,最簡單,但是不能持續;
第三個,最難,但是效果最好。
今天這一講就先來談一談第一個:最簡單也最難的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選擇快樂有意義的事情來做!
這個方法加強的是U=E×V / I×D這個公式中的分子部分。
其實生活的意義不在于速度與效率。
做什么,以及為什么做,比做得快慢更重要。
其實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夢想就是自己想做的事,少就是多!是簡化自己的目標。
有一個小故事:
巴菲特有一次被邀請到比爾·蓋茨家里做客。
比爾·蓋茨的父親就問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你們認為能導致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兩位偉大的成功者不約而同地在紙上寫下了同一個單詞:FOCUS 專注!
他們認為:人生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專注”!
那么這個“FOCUS” 專注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這個專注的背后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簡化自己的目標,少就是多,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個說起來最簡單,做起來卻是最難。
因為大家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要工作,要謀生,我的工作不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這怎么辦?
所以這就是你的選擇了。
那大家會問:我無法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應該怎么辦呢?
那就快快地把那些不快樂的事情做完,然后去做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如果有機會,那你一定要選擇做能讓你感覺到快樂的事情!
哈佛大學有一個研究叫“成功的因子”。
就是研究怎樣才能成功?
那就是要三圈交際!
哪三圈?
一、做快樂的事情;
二、專注,并形成自己的優勢。
三、能服務到社會、客戶,以及身邊的人。
做能讓以上三點相互交際的事情,你就能贏得財富與人際關系,以及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