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完成我的首個全馬(42.195公里)

對于杭馬這場大型的賽事,毫不疑問從得到報名資格就很難,更不用說前期的備賽、賽中以及安全完賽,這一個個環節都是一種挑戰。幸運的我,在貴人的幫助下,成功獲得了全馬參賽資格,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馬拉松,特別謝謝我的貴人

賽前,我的跑量是這樣的(如下圖)。經過這次全馬,發現自己的跑量還是不夠,練得也還不到位,下次會加強速度、耐力、力量訓練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賽前三周的周末幸好去刷了32公里(我當時用了快4個小時,而且腿在28公里后還抬不動,我當時還停下來走了一段,實在跑不動),從刷這次32公里,我得知無論如何在跑步中都不要停下來走,不然我很容易放棄,也不能繼續跑前跑。所以,在這次杭馬中,我在多困難的情況下都沒有停下來走,上坡也在跑,看到別人都在走也沒有跟隨他們。說實話,在沒有跑32公里之前,我心里是真的有些恐懼。所以,跑友們記得賽前要去刷這個32公里哦。

賽前減量,倒數第二周的跑量要減前周總跑量25%,最后一周再減25%(當然減量的前提是自己的身體已經經過了一個周期的訓練,而且是遠離了舒適區,如果自己跑得一直很舒服,都是有氧跑,也可以不用減量)還有賽前三天要休息(切勿熬夜),頂多再去慢跑個五公里,感受一下跑步的節奏,我是在周五早上去慢跑了個5公里,跑完我覺得比賽的前5公里我就用這個速度去跑,先讓身體跑開,就當是熱身。

在飲食上,我戒了三周的辣椒、油炸等會影響跑步的食物,在最后三天我吃了很多優質的碳水,在比賽前一天晚上我狠狠地吃了一碗滿滿的白米飯,比賽當天早餐,我吃的也全是碳水,這一餐不能再吃高蛋白之類的食物。

這里還有跑友給我的跑馬拉松寶典,我也要感謝他,幾個關鍵的我真的照做了,這次跑完全馬身體也沒有部位磨傷,腳也沒有起水泡,鞋帶也沒有松。之前半馬結束后,腳起水泡和某些部位磨破是常有的,這次算是漲知識了。想要跑馬的你,都可以參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比賽中的心態:出發之前我想著安全完賽,前面保持舒適地狀態,要沖刺也要到30公里之后,一切加速都要看自己的狀態,“心臟能不能承受,腿還好嗎”不能盲目沖,這次不能430(全馬用4小時30分鐘完賽)留到下次也可以的。在25公里的時候看到了430的兔子(配速員——你跟著他們跑,到終點就是以430完賽),我特別激動,因為我當時可以很自然地跟上他們,再加上他們比我先出發,我追上了他們,說明我可以在430之前完賽。我的想法是真的很天真,我去一次補給,他們就把我甩了100米之后,有三四次都是這樣,我都在調整呼吸(呼吸是萬物之源),慢慢地跟上,到了30公里后,我離他們越來越遠,已經不在我的視線范圍內了,我想這次不能430完賽了,根據自己的節奏跑完就好。在37公里,我的雙腿開始抽筋,我心里暗暗地想不是吧,最后5公里,難道要停下了嗎?我努力調整呼吸(我想起呼吸是萬物之源),讓臀部帶動身體向前,不一會兒到了噴藥物的地方,我趕緊上前求噴,哇,那一刻,爽歪歪。慢慢地恢復跑步狀態,在最后500米也沖了一下下,很不錯,安全完賽??吹浇K點時間表顯示是4小時36分鐘多,我想起出發前是6分鐘多一點,估計凈成績就在430的樣子。完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來這次杭馬也是很有緣。其一,比賽前一天在吃中飯的時候,見到她和我有一樣的心率監測表,我激動地問她,是不是也要參加杭馬,果真如我所料!而且她還是跑馬很厲害的,平常跑是520(每公里耗時5分鐘20秒)配速,我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她,問她關于跑馬的知識。我把我的情況也大致和她說了,她鼓勵我,首個全馬就算6小時完賽也是很棒的,要多注意自己的狀態,前面3-5公里一定要慢,先讓身體跑開,后面再提速,勻速跑是最省力的,如果真的跑不動,也不要輕易放棄,走也要走完;其二,在等公交車時,我見到我要乘坐的一輛公交車來了,并上車,結果司機說這趟不到那個站臺,我無奈地下車了,等待下一輛。過了幾分鐘,有個小姐姐騎個電動車停在我面前,問我:“你跑杭馬嗎?”我興喜地答道是啊,她說她稍我過去,原來她是終點按摩的志愿者;其三,這次杭馬的天氣也很給力,太陽公公快中午了才出來,前一天晚上還下了一場大雨(我半夜2點多被雨聲吵醒,我還以為是做夢,因為天氣預報都是晴天,我很仔細的聽,確認就是下雨),賽中也有一點小雨。其實,我賽前幾天在想,要是比賽那天溫度低點還伴點小雨就好了。總之,首個全馬完美落下帷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