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第九周
自控力讀寫訓練營的時間設計還是蠻有意思的。《自控力》作者建議用十周的時間來體驗自控力每章設計的針對性實驗,原書正文九章,每章一周,第十周是總結回顧所有的實驗。
而70天訓練營的安排,剛好十周,可以把《自控力》完整踐行一遍。
訓練營要進入尾聲了,同樣的還有我十周的自控力的踐行也快要收尾了。本周步入最后一個大課。
那個擾你煩你,但是又揮之不去的白熊出現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借助列夫托爾斯泰白熊的故事,心理學家韋格納設計了一個白熊的心理實驗。實驗者是大三學生,他們被要求在五分鐘內不許想白熊。
想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想白熊。
結果,在這五分鐘里,學生不停在想白熊,并持續了15分鐘。
越是不讓我們去做一件事情,我們就越會去想它。
即使被要求想到白熊的時候去想點別的,結果還是適得其反。
真是諷刺性反彈。
當人們試著不去想某件事情,反而會比沒有控制自己的思維時想得更多。
大腦真是莫名其妙。讓它東,偏向西。
而且這種諷刺性反彈在緊張,焦慮,煩亂時最嚴重。
所以對一直糾纏在減肥中,抗拒美食誘惑的朋友,你不要安慰她: 放松些,不想它,想點別的事情,這種忍不住想吃的感受很快就會過去。這樣的安慰只會讓她更抗拒不了美食的誘惑。
或者安慰一個要上高考戰場,緊張不安的學生,別緊張,不要去想它,就發揮出你平常的水平就好。這也是討打,沒有任何益處的廢話,會更加深同學的緊張和焦慮。
不要頻繁調動大腦”我不想”的需要,這會讓監控與大腦危險監測系統的聯系更緊密。
本想拒絕蛋糕,卻誘惑大腦在不停監測到蛋糕,蛋糕,蛋糕,結果你的世界里滿眼都是蛋糕,哪里還能輕松拒絕蛋糕!
韋格納提出了一個對抗諷刺性反彈的方法:放棄自控。
納尼?繳械投降?
其實這種方法并不是韋格納提出的。
如果你在禪修,打坐,瑜伽體式,冥想,都會有類似的真知傳達給你。
不壓抑任何想法,情緒和欲望。當想法來得時候,疼痛焦躁升起來的時候,欲望呼之欲出的時候,不去回避,不去控制它,只是去面對它,看著它來。
同樣,放棄自控,面對并接受失控,反而自控找上你。
第九周踐行實驗1
當你遇到煩惱時,憤怒時,嫉妒,焦慮時,關注自己的想法,不要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轉移到身體感受上,感覺身體各個部分的感覺,胸腔,腹腔,呼吸,手心,腸胃上。
但是不要相信你所有的想法。
如同內觀禪修中所說的"看見",但是不進入。你和你的身體,你的頭腦,你的意識都是獨立的存在。不要讓身體擾亂你的頭腦,不要讓你的頭腦帶走你的意識。
這周有兩天在培訓瑜伽。
以為心意已經平靜,但是發現自己依然囿于貪念。另一種貪,貪念特殊體驗,貪念身體的快速突破。
在體式中,執著于練成更加完美的體式,突破自己的障礙,反而帶給自己更多的障礙。
在板式,前屈,半倒立時,越不想犯以前的錯誤,越想突破自己的身體和各種障礙,卻發現身體反而更緊張,無法打開,呼吸也是氣息不穩,體式無法長久停留。
身體沒有感知到聯通。以意念帶動呼吸,呼吸帶動體式。
而當我放下一切抗拒,只是靜靜地覺察,關照自己的身體的所有反應時,反而呼吸開始平穩了,身體很多的緊張疼痛消失了,開始有了更多可以延展的空間。
實驗2
直面自身欲望,不要付諸行動。欲望來襲時,注意它,承認欲望,不要馬上轉移注意力或爭論,提醒自己白熊和反彈理論,意識到想法和感覺并不受我控制,記住自己的目標。
和好友見面,飯后一起逛街,看到一套很舒服的床上用品時,心馬上蕩漾了,有些東西你看一眼就覺得是你的菜,想要入手。
家里有一套新的還沒有用,但是這套實在是太漂亮,手感太舒服了。
意識到自己的欲望,和好友開起了玩笑。你看,我又想剁手了。
不過沒有馬上走開,還是在那里仔細體會了一下手感和圖案設計。如果這樣的東西讓我有愉悅舒服的感覺, 那就好好欣賞體會吧,面對這種感受也好,欲望也罷。
我們又聊起去一個好友家的一次特殊體會。當時她家就是套著這樣類似的被套,素雅的花紋,柔軟絲滑,而且還套在一床輕薄的真絲被外,加上那一次是參加一個療愈的課程,地點就在她家。所以,一切的安排都是那么舒適美好。
聊完這個話題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很自然地和女伴離開柜臺,話題已經轉移,這美麗的床上用品已經拋在腦后。
白熊,這次沒有抓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