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 第84條?
(一)我們的“家長學校”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
人的全面發(fā)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那里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系和社會環(huán)境。
家長學校的心理學和教育學課程共計250學時。家長學校的聽眾們分為5個組,這是按他們的孩子的年齡劃分的:學前組(5至7歲兒童);一二年級組;三四年級組,五至七年級組;八至十年級組。每組每月活動兩次。主要的活動形式是由學校、教導主任和最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進行講課或談話,把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知識跟家庭教育的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教學大綱設計師范學院課程的各個部分,但是我們特別重視的是年齡心理學,個體心理學,體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理論。我們盡量做到,讓每一位父親、每一位母親把在家長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能夠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里需要我們當教師的人具有高度的機智和敏感。任何時候我們讀不要把兒童的心靈“兜底翻出來”,不要去討論家庭關系中那些尖銳的、易傷感情的方面。這一類問題只可以在個別談話中去涉及。
(二)農(nóng)村學校的特殊使命
當農(nóng)村學校和成年人的勞動集體的智力生活不能滿足青年的要求和需要的時候,農(nóng)村青年是要離開或者想方設法離開農(nóng)村的。
在農(nóng)村學校里,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創(chuàng)造一種學生在其中進行學習的氣氛。應當使書籍在家庭和學校里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
書籍應當在人的整個精神生活中占首要地位的思想,沒有像明亮的火把一樣從學校里放出光芒,沒有在學校畢業(yè)生的心靈里確立起來。
當一個人看到,在勞動中可以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時候,他就能享受到這種歡樂。不管看起來多么荒謬,但這是事實:在某些農(nóng)村學校里,對揭示農(nóng)業(yè)勞動的智力教育方面的工作,反而比許多城市學校里進行的更差。
事實上,農(nóng)村教師對青年有沒有吸引力,只要看他本人有沒有一種對知識的不可熄滅的渴求精神,是不是熱烈地追求書籍、科學和文化。
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能夠用認識的歡樂和一種充實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別人。
(三)致未來的教師
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這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
促使兒童學習,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使他刻苦頑強地用功學習的最強大的力量,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當兒童心里有這股力量的時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會受到兒童的敬重。
每一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地、冷淡的、不信任的態(tài)度所熄滅。
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每一塊墓碑下面,都躺著一部整個世界的歷史。
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學法,只有在教師加入了自己的個性,對一般的東西加入了自己的、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東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只有你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的收獲:
1. 家長學校是我們必須要去做的,為了保證教育的效果。如果學校條件不具備,那么班主任要想方設法的去做這件事情的,最有效的應該就是開家長會。把每一次家長會變成教師與家庭溝通交流并適當培訓的難得的機會,通過一節(jié)課左右的時間,使每一位到來的家長都能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新的收獲,感覺沒有白來,那么不僅會促進家庭方面對學校教育的支持與有力配合,而且也是對學校一個很好的宣傳,家長會結束時甚至有的家長已經(jīng)在期待下一次見面了。可事實時,家長會的利用并不好,對家長來說可能覺得只是了解老師的機會,眼下并沒有把家長會的功用發(fā)揮到最大。
2. 農(nóng)村學校是農(nóng)村文化的源泉,所以農(nóng)村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整個農(nóng)村地區(qū)對青年的向心力。而對知識的熱愛與執(zhí)著,卻可以顯示出一個教師的無限魅力。
3. 未來教師,仍然要遵循從孔子時代就流傳下來的一些經(jīng)典的教育思想。例如,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這個職業(yè)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行業(yè)。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不一定是教好書,但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對讀書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對教學方法而言,蜻蜓點水是不行的,深入鉆研,加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靈魂,才能是有效的。所以,有的時候學太多不一定有用,但轉化為自己的一定有效。
給教師的建議? 第84條?
(一)我們的“家長學校”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
人的全面發(fā)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