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分析,消費升級浪潮下,到底怎么讓消費者來選擇你的品質餐?講了四種方法,它們都是被商家研究和證明過的有效方法,通過這些案例可以重新定位與改良你的產品營銷。
?消費升級時代,平價同樣有機會。
可是這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大部分餐飲經營者偏偏就是經營平價餐廳的,難道就一定是“逆流前進不可取”,一定會被時代所淘汰嗎?
其實消費升級,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性價比,不管什么時代,平價都有機會,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有的地方選擇高品質,有的地方則選擇平價。
這篇文章就講:消費升級時代怎樣經營平價餐廳,你通過哪一些新的營銷方法,讓消費者來認同你的產品價值,你必須做到哪些才能迎合消費者的新口味?
在過去,經營平價餐廳的方法無非就是兩種,要不是“倡導價廉物美、買到就是賺到”,要不就是想辦法“把平價貨包裝得很高級”。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趨勢就是,無論你怎么打折促銷,或者把平價貨換個高級包裝,都很難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現在的消費者并不是喜歡“便宜”,而是喜歡鉆便宜,這導致“倡導低價”的策略,逐步變得效果不好,相當于在告訴別人,你買便宜貨,你就是為了省錢。
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人們可以很輕松的通過團購、點評網,社交軟件搜索到產品評論,把平價貨包裝得再“高大上”也難唬住人了。
那怎么辦?消費升級時代,如何讓不缺錢的人,也去平價餐廳?如果說去平價餐廳的動機是省錢,那么現在去的動機,則是展現一個更理想的自我。
就像名人大咖坐地鐵不是為了省錢,而是這種行為暗含了另一個“理想自我”的表達,這意味著我是一個奮斗的企業家,而不是一個享樂的企業家。
下面這些這些案列,會告訴你:如何通過塑造一個“理想的自我”,來讓不那么缺錢的消費者,也去平價餐廳消費的方法。
1. 因為你不傻,所以你不會被坑。
你需要給別人去平價餐廳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而“行家”就是一個很合理的理由,““我去平價餐廳,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不傻,不會被坑爹的品牌騙。”
“我買便宜貨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很機智很內行。”“我買便宜貨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我有知識,能分辨出真正的好壞。”這個策略一點都不新鮮,很多企業就用過。
2. 給出一個合理理由,讓消費者回歸理性。
比如,我看到過一組公益廣告,里面的廣告詞并沒有攻擊人們的虛榮心,讓別人不去消費皮草,而是說:“消費皮草,會讓小動物沒有媽媽(回歸理性)。”
所以,當你想要吸引顧客消費,文案就要引發顧客回歸理性,“我有天價追求,但只有平常的需求”,給消費者提供一個合理理由,讓他們回歸理性,那么消費者自然就會選擇你。
3. 利用群體心理,消除心理障礙
消費者在生活中發現,“比如,別人比自己收入還低,更不應該升級買高檔的iPhone,但他們都買了,自己就容易消除心理阻礙,去做這件事。"
同樣的道理,放到消費平價餐廳,如果消費者發現,比他們收入更高的人都開始吃大排檔了,還形成了“消費潮流”,他們就會克服內心的障礙。
4. 轉移消費
此時讓消費者覺得“去平價餐廳消費,是為了省下錢做一個更有意義的事情”,就會在內心塑造一個“理想的自我”,從而減少去平價餐廳消費的心理阻礙。
比如,作為一個平價火鍋,為了贏得年輕人的喜歡,告訴他們,用省下來的錢,可以幫他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下面這個文案,就能表達這個意義。
5. 拉遠目標距離
上篇文章分析了“讓消費者提高消費”的時候,講過提供一個消費理由,如果消費者覺得自己事業有成了、做的還不錯,就更容易提高消費。
反過來,如果讓消費者覺得現實和理想還有很遠距離,任重而道遠,還有更多的路要走,消費者就會更加傾向于選擇平價餐廳去消費。
6.轉移視線目標,滿足虛榮心
前面說過,現在消費者提高自己的消費,很多時候是為了讓自己顯得“高大上”,如果一味的廉價促銷,那樣只會讓人覺得,去平價餐廳消費,自己就是一個屌絲。
而你營銷的目的就是要轉移消費者的注意目標,去平價餐廳消費不是沒面子,因為平價餐廳掩蓋不了你本來高富帥的面貌,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
結語
現在的消費者并不是喜歡“便宜”,而是喜歡鉆便宜,這導致“倡導低價”的策略逐步變得效果不好,相當于在告訴別人你買便宜貨,你就是想省錢,就是個屌絲。
上面這些案列,告訴你:如何通過塑造一個“理想的自我”,來讓不那么缺錢的消費者,也去平價餐廳消費的方法,由于篇幅的原因,下篇文章再和大家探討顧客的消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