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喜歡音樂的,尤其是簫和古琴,但在這部片子里出現的較少。
在此只對這部片子來理解,我覺得:
首先名字欠妥,電影本身是要表現民樂在音樂中的不可或缺以及青春和夢想,叫《閃光少女》感覺沒抓住重點,電影名不就是中心核心思想的高度凝聚么,所以這是一個缺點,建議參考《百鳥朝鳳》;
其次,影片中加入二次元,感覺民樂就非得和二次元有關系似的,搞得影片呈重心不穩趨勢,再者來說,加入的二次元也沒有抓住其精髓的趕腳,二者主次不分,又沒能很好的融合。
當然影片有很多優點的,
比起現當代青春夢想電影,多了一些別的東西,比如不再打架醉酒懷孕打胎,甚至連一個拉拉小手親親臉蛋的場景都沒有(有人提醒其中眼鏡男親了燈光師...大家想想當時燈光師的反應,妥妥的直男啊!!就不要繼續腐了...),但就是這樣也能讓觀眾看到高潮,也是片子極大的魅力了;
還有就是個人原因,因為本身喜歡傳統的名族的東西多一點,當時最后的演出中敲擊編鐘時,我的心在跟隨節拍跳動,真的是帥呆啦
編鐘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吃貨本質的暴露,這部影片教給我們如何在沒有鍋子的情況下優雅的涮火鍋吃烤肉!!!!
圖片發自簡書App
飲水機涮火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夾板烤肉!!!
有一個問題,倒是來個人給我發一下飲水機涮火鍋的攻略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