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50~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初唐四杰之首。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在百家姓中王姓是大姓,但是又有誰像王勃那樣在短暫的歲月中的,流芳百世,光彩流溢。唐人的世界,他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走得匆忙,忘記了自己的宿命,但是又有誰去留意一個落魄才子的放蕩不拘。我死了之后,檻外長江空自流?!胺埏椀姆比A宣告一片一片從唐朝的墻壁剝落下,從此,沒有了絕唱。
他走過,在紙醉金迷的世俗和爾虞我詐的官場中,我行我素,獨立獨行。即知官場并非一生只所愛,我又何必長留被羈絆,于是跋山涉水,行大道之小路,飲不盡長江之小流,懷著一顆自我矛盾飛躍的心,來到洪州,一個偶然邂逅了滕王閣。都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是人間無數。才子宏物,山水文章,人生難得壯思飛,不如飲一杯酒,題一段序,于是就有了這千古絕唱《藤王閣序》。也許是他成就了滕王閣,也許是滕王閣找到了賞識自己的伯樂,他們心心相惜,于是他的閣,他的詩,他的人,交織在《滕王閣序里》。
才華橫溢淹沒了鄱陽湖,《滕王閣序》譽滿洲,高樓無帝子,他自坐中堂。觀三山五岳,品古今潮流,嘆前程難料,惜歲月蒼狗。若等閑偶遇漁舟唱晚,一詞一曲,響徹天際,一山一水融入這他眼中唯一的三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人生難敵歲月,生死愁,輪回苦。這個世界,有一條路,誰都要走,卻再也沒有過誰遇到過他,世界上最長的長眠就是相忘于江湖。
他叫王勃,王勃的王,王勃的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