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隱娘》是《唐人小說》(上海古籍出版社)里一篇不足四頁的唐傳奇,而其中重要人物聶隱娘,她本身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 ? ?據書中記載,聶隱娘幼年就被一位神秘的尼姑擄走,長大了才被送回來。在這期間,隱娘跟尼姑學經文,練武功,當刺客,一把羊角匕首,“刀廣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見”,殺人于無形,取人之首級,猶如探囊取物。更神奇的是,尼姑幫她把后腦骨打開,把匕首藏進去,沒有副作用,想用就抽出來,然后放隱娘回家,約定二十年一見。她爹聶鋒聽完隱娘的經歷,覺得此女太恐怖了,也不待見她。后來,隱娘選擇嫁給了一個磨鏡子的少年。事情到這里還沒有結束,數年以后,魏博的將軍雇隱娘殺節度使劉昌裔,隱娘卻做出了一個重大選擇——和丈夫歸附了劉昌裔。魏帥惱羞成怒,又派了擁有神技的精精兒和空空兒,去刺殺隱娘和劉昌裔,結果他們都被隱娘殺死,身首異處。這個過程也是神乎其神,隱娘先是化成一只飛蟲藏在劉昌裔的腸子里,伺機把這個會影術的空空兒刺死。沒過幾年,劉昌裔去京城上任,不久病逝,隱娘前去吊喪。又過了幾年,劉昌裔之子劉縱在上任的路上遇到她,隱娘言他活不過一年,贈其丹藥避禍,劉縱不聽,沒一年病逝,此后再也沒有人見過聶隱娘。
? ? ? 這就是唐傳奇里的聶隱娘形象,可以說,這個形象十分簡潔,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我剛讀完的時候,可以說是倒吸一口涼氣,我要是魏帥,我絕對不去惹聶隱娘,怕死她了,簡直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奇女子。接著,我也是帶著對聶隱娘的這種感慨,去等待8月27日上映的《刺客聶隱娘》這部由侯孝賢導演的電影。
? ? ?但是,我今天看完了《刺客聶隱娘》有了很多復雜的思考。
? ? ?第一,關于劇情,可以說顛覆了原著。編劇把聶隱娘的故事改成了一場政治風波下的斗爭,聶隱娘肩負師父的使命,刺殺與自己有婚約的表兄魏博大將田季安,劇情圍繞著從接任務殺到最后的不殺展開。雖然改成這樣,但是劇情還是斷斷續續的,侯孝賢導演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安排這樣留白,或者是大部分的慢鏡頭和長鏡頭,不如書里的描寫來的緊湊、精彩紛呈。整場電影看下來,我感覺到的是畫面的片片斷斷,如果要把它們湊成完整的劇情,你就要有一定強度的腦補能力和足夠的耐心多看幾遍,一定能感受到這部電影的魅力。
? ? ?第二,關于聶隱娘的形象塑造,侯導和原著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沖突,是開頭的時候隱娘殺大僚的劇情。
? ? 原著是這么說的:有一次,隱娘對一個大官進行斬首行動,任務成功了,但是回來晚了,師父就訓斥她,問她緣由。隱娘說,大官和自己的孩子在玩,孩子很可愛,不忍心在孩子面前下手。師父就說了,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先斷其愛,然后決之”,先把孩子宰了,再殺他。但是,在電影里,編劇把劇情改成隱娘放過了這個大官。
? ? ?我認為,這點塑造原著反而比電影高明許多,為什么呢?其一,聶隱娘是一個刺客,任務就是要殺人,說到做到,沒有成功是不行的,失敗就是自殺了,所以大官沒有死說明這個刺客形象是不成功的;其二,原著這么寫更體現一個殺手的無奈,隱娘等孩子離開大官再動手,因為她知道自己是刺客必須完成任務,即使孩子多么可愛,自己還是要動手殺他的父親,這樣更能體現她內心的善與惡的矛盾掙扎,更能使刺客聶隱娘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 ? ?第三,關于這部電影做的改編。我想問——我們是否準備好迎接這部由唐傳奇改編的電影呢?我認為是沒有的。
? ? ?首先,觀眾沒有做好準備迎接這部電影,怎么說呢?據幾家大媒體的報道,上映當天,有的影院里大部分觀眾沒有看完就離席了。你可以說,其中有些人看不懂或者對這類題材不感興趣,但是,我認為大家還是太急躁了,如果看電影是為了看看內容,帶著過多的獵奇或者功利的心態來看電影,那么你會失去很多樂趣。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慢慢品味里面的臺詞和畫面,你會發現,劇組在電影畫面的拍攝、題材的選擇都是精心制作,如果你仔細看,那些取景可以用一句廣告語來形容——漂亮得不像實力派。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得演員,都很認真在表演,每個動作都雕繪得很細致入微,可以說整個《刺》的班底都很用心在做這個藝術品。至于說,文言文的臺詞聽不懂,這就太牽強了,因為里面用的是淺近文言文,不客氣說,文言文的臺詞只是個噱頭。
? ? ?其次,劇組也沒有準備好迎接這部電影。有人會說,這部電影不是他們拍的嗎?怎么會沒有呢?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說劇組沒有做好迎接的準備。剛才我說了,《刺》是一部藝術品沒有錯,但是這么碎片式的剪輯實在令人不敢茍同。就像我們欣賞一個美女,我先把手臂、頭、腿、身子分割成幾塊,先后扔出來給你看,你覺得你看得下去嗎?你們肯定撒腿就跑了。有人會說,這是侯孝賢導演的特色,想讓人回味,可是又有幾人能看得懂呢?
? ? 聶隱娘的扮演者舒淇這么說的:“天文老師說:這部電影被我們剪成這樣,是需要觀影人對侯導或對電影有無比的善意才看的下去,以前還行,這樣時代已經過去。”現代人大多都忙忙的,可以就可以,不可以就一個字——“滾”!所以,他們寧愿去看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也不愿繼續浪費時間去欣賞這部電影。
? ?《一代宗師》里的臺詞說道,武功有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蒼生”。拍電影也是這樣,我認為,侯孝賢導演現在就處于“見天地”的境界,他想讓我們在他的電影里看到他的情懷,看到他想表達的。這種俯視的感受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作為大自然界一員的渺小,內行人看得懂,外行人看不明白。但是,作為觀眾,有多少人是內行人,有多少人是外行人,你是“見天地”了,“見完天地”你也要照顧我們這些蒼生眾人吧?不能光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否則不僅僅是浪費了唐傳奇這種開發較少的好題材,也使得自己“一個人,沒有同類……”最后只能自己“悲鳴”了。所以,我覺得侯導應該放低自己的身段,多制作一些既不失去深度、又可以讓我們接受的好電影。
最后,我還是想說,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我也建議大家多讀讀唐傳奇,也蠻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