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祭

雨祭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離開城市,空氣漸漸冷下來。

我一路向東,車速很快,沿途的風景在窗外急速倒退,我看著前方,感覺微微的頭疼。因為下雨,海邊的空氣更加潮濕,一路上視野變得霧氣茫茫,路邊的花兒卻開得更艷麗,想是這邊春天還剛開始,一切都還是很新鮮的樣子。

這雨下的極為應景,上墳的日子,本就該“清明時節雨紛紛“。還好雨下的不大,即使不打傘,我也可以走進這漫天紛飛的細雨里。

都說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我離開這里很多年,早已辨別不清這里的模樣。陌生的氣息襲來,我僅能靠著遙遠的記憶,依稀辨別出故鄉的方向。

車子停在再也無法前進的巷子前,鄉下的風還很冷,我打了一個寒顫,裹緊了風衣,把手插進口袋里下了車。

只是冒雨走了一小會兒就看見年久失修的祖屋了。祖屋十年無人打理,雜草叢生,赤裸裸的生出那些無處躲藏的荒涼來,一切都舊的不像樣子。我透過那低矮的圍墻看向那長滿植株的荒院,卻分明看見了小時候在那里嬉戲的自己,我甚至看見祖屋的煙囪冒出了裊裊炊煙,奶奶喊我吃飯,爺爺拎著剛拔出來的蘿卜回家……

你看,記憶就是這樣讓人感到心酸,即使時過境遷,也依舊可以依附著舊的物件兒鮮活起來。

低下頭 ,分明感覺臉上肆意的痕跡是溫熱的,混著雨水還是咸的。恍惚中聽見身后有人在喊我的名字,竟一時分不清是現實還是臆想。緩緩地轉過身,隔著迷蒙的雨霧,周圍的一切便顯得更不真實。

離開祖屋后就該沿著小路上山了。那是故鄉最高的一座山,平日村里人家的果樹糧食都是種在那座山上的,當然,村里人駕鶴西去后,祖祖輩輩,也都是葬在那里的。

一路泥濘,深一腳淺一腳的順著小路繞上去,姑姑在旁邊小心的扶著我,嘴里念叨著千萬不能摔了……姑姑只記得我是城里長大的孩子,沒有走過山路,卻忘了我小的時候,也是和山里的小伙伴赤腳在田野里奔跑過的。

等一行人來到半山腰的墳地時,雨已經停了,大家沒有休息,自顧自的在爺爺奶奶墳前忙活起來。我站在他們的身后,突然有種時光錯位的感覺。時光荏苒,記憶中的那些人走的走,散的散,剩下的,也慢慢老了。村里的年輕人大都走了出去,回家看看也只是偶爾的事情。

偌大的墳地里添了不少新墳,土還是新翻的過的樣子,不知道埋了又多少人的思念進去。和我同歲的金宸默默地在一旁幫長輩們和著水泥,等著一會兒墓碑運上來。

我細算光陰:自從長大后,我們只見過寥寥三面。第一面是他來城里上學時和他父親來我家借宿,第二面是他父親住院時我和家人去探望,再一面就是這次,我爺爺奶奶立碑,他來幫忙。

十年之后的故鄉給我物是人非的感覺,不僅來自故鄉的變化,還有兒時的玩伴金宸。他和小時候差了太遠,我還記得他像個泥猴兒似的小時候,調皮搗蛋惹人嫌,就像過街的耗子人人喊打,我每次回去也會跟他掐架,打得不可開交。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他出落的水靈兒,皮膚甚至比女孩子還白一些,完全找不到小時候邋遢的影子。他安安靜靜的在離我一米遠的地方和著水泥,和小時候的調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突然有些難過,在山上刮過凜凜寒風的時候,在我爺爺奶奶的墳前的時候,在時光流過多年現在成為過去的以后的時候。

金宸在一眾一輩子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叔父中顯得尤為扎眼,他和我一樣年輕,即使是在這樣灰暗的背景中,即使穿著暗色的衣服也依舊掩蓋不了年輕的光芒。我看著他默默走去一座新墳前緩緩的磕了三個頭,我們相隔并不遠,但是我卻看不清楚他臉上的表情。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今年開春兒的時候,爸爸跟我說過金宸的父親因為肺癌晚期過世了的,可是我當時沒聽仔細,也沒往腦子里記。

聽說金宸那時還在外地上學,都沒來得及回家看他父親最后一面。所以現在這個二十歲的少年,只有在墳前用最簡單最無奈的方式來盡孝。

立碑的儀式簡單也隆重。我作為家里嫡孫系唯一的孩子跪在了爺爺奶奶的墳前,十一年了,這是爺爺奶奶走后的十一個年頭了。我就在墳前跪著,卻仍然不想相信他們走了。可是這山澗冷冷的寒風刺痛了我的雙頰,冷冰冰的現實又使得我不得不相信。

其實他們老兩口走的這些年,我夜里沒少做過夢。先前兒的幾年這情況尤甚,夜夜從夢里醒來,枕頭總是濡濕大半。倒是后來這兩年睡眠淺了,也不常夢見了。想是老兩口欣慰兒孫長大自由兒孫福,也便真的走遠了。

習俗里立碑要放爆竹,所以眾人磕完頭后就著紙錢紙幣燃了爆竹。爆竹噼里啪啦的聲音不知是驚動了山里的什么鳥,呼啦啦的一股腦兒全飛向山的另一邊去了。我望著不留痕跡的天空有些悵然,不知山的那邊會是怎樣的風景。

“山的那邊是海。”

許是看我望了許久,金宸走過來淡淡的說道。我并未接話,依舊淡淡的望著山頂。春寒料峭的時節,山上還未染新綠,遠方有一星半點兒的花開,卻溫暖不了整座荒蕪的大山。春雨就這么不急不緩的下著,山風吹來,讓人不覺發抖。

金宸見我立在風口,不動聲色的挪了挪身子,給我擋去了大半的山風,一時間我竟覺得溫暖。“原來山的那邊是海啊。”我轉身看向我身邊這個謙和有禮的少年,輕輕的感嘆。可憐我曾在此生活過,竟從沒有翻過這座山,我亦不知,山的那邊便是海。

金宸顯然料到我會如是說,也只是淡淡回了句:“山上風大,下山吧。”他的嗓音在這山里逆著風有些沙啞,略帶磁性。我笑著看向這個兒時的玩伴,他已高我太多,我得仰著頭才能看清。再細細看來,他如今長的真是好看,眉眼溫潤,態度謙恭,也算是個朗朗的少年。

下山的時候,山路濕滑,因著眾人都走遠了,金宸怕我摔了便虛扶著我下山,一路上我們只是閑聊,并不吵鬧,兒時那些熱鬧仿佛是在昨日,又仿佛真的走了很遠。一時間,我難以分辨這錯綜復雜的時間。

就這樣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山下的時候已是晌午時分。我深深的呼吸著這濕潤的空氣,猶自在路口的石碾上坐著,看這蒙蒙細雨中的故鄉,只想聽聽兒時老人們哼的那首不知名的歌。

一場清明細雨中的祭奠像時光機一樣帶我走過了太久的時間,在無數次的離開后好像這次真才是真的要和故鄉告別。我只能看著這雨中寂靜的村落眼眶濕潤,喉頭發熱。明明腳下的路是干干凈凈的瀝青,我卻覺得這路還是記憶里的濕滑的泥巴,腳像陷了進去,卻是一步也不想走了。我只想這一輩子都呆在這曠遠寂靜的山里,死后也像我的祖祖輩輩一樣葬在這山里。

我懼怕長大,敬畏成長。因為我們的年輕換來父輩的老去,老輩的離去,世世代代,亙古輪回。沒有什么能夠永久的留存下去,萬物遵循著這個古老時空不變的規律,讓人扼腕惋惜的同事不禁有些難以名狀委屈。

轉眼又是一年清明將至,一篇小小的文章因大小事情以及不知名的情緒斷了幾次,今年清明才得以完成。

故謹以此文紀念那些離散的時光和走散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雨,越下越大,轉瞬間從滴滴答答演變為傾盆大雨。穿著孝...
    燈火如初閱讀 752評論 2 2
  • 入夜,窗外的燈火還未完全熄滅,未關的窗戶邊,風吹著窗簾四處擺動,殘余的亮光時隱時現。來自深沉天空的閃電,悄悄蹭過窗...
    追夕陽的人閱讀 410評論 5 3
  • 文/靜默虹li 雨,從清晨起,就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又是一年清明祭! 1 英子姐妹幾個一同回到家鄉,祭奠逝去的父...
    靜默虹li閱讀 596評論 0 1
  • 雨珠撲打在傘葉上,卻快速的分裂成水柱傾瀉而下。傘柄并不高,可整個傘身卻隨著人腳步的緩急有節奏的抖動著。這是一柄橘黃...
    跩跩貓閱讀 164評論 0 0
  • 繼續和大家分享我的大學生活,接著我的上一篇沒有改變完的文章,現在進行我的第一步改變,塑造我的形體美,開始健身...
    ShaulQiao閱讀 423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