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小時候在九幾年那會,雖然我們不是地處江南,但我們也有小橋流水人家。
那時候的小橋真的是小橋,橋面沒那么寬,而且是碎石子鋪就。甚至有的就是木頭鋪成的,但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真的很方便。
那時候的流水,清澈見底。夏天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坐在橋墩上光著腳丫搖晃著唱歌,甚至還可以在小河里洗個澡,洗澡的時候還要防止螞蟥吸到腿上。在我們下地干農(nóng)活的時候,從來都不用帶水喝的,直接帶個水瓢(由一種瓜劈成兩半做成的)就可以了,河里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田間地頭的那種老機(jī)井里舀起的水更是清涼可口。干完活回家的時候我最喜歡去河邊抓田螺,回家泡一泡散盡泥沙就是一頓葷菜加餐。
那時候的人家,鮮少有水泥平房,如若誰家是,那真是過得很好的人家。一般都是土墻瓦頂,或者磚墻瓦頂。還有一些老人住的是土墻茅草泥胚的房頂,那樣的房子冬暖夏涼,但最怕梅雨季節(jié)。
那時候,真的是窮苦,但真的快樂著!
如今的橋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為主題的,寬闊平坦不拖泥不帶水,但是卻再也不能坐在上面光著腳丫戲水,而且村口的橋下聚集了很多白色垃圾,即將干涸的河水在夏天也散發(fā)著陣陣臭味……
流水,請問這是笑話嘛?已經(jīng)記不清有幾年不再發(fā)洪水了,河床都已干枯,偶爾存點水也是下了暴雨之后累積的雨水,莊稼年年都要灌溉。
人家倒是變了很多,磚墻瓦頂都很少了。幾乎同意都成了平房,而且大都是兩三層的小洋樓。
如果可以,我愿意住著茅草屋,踏過村口的小橋去田邊小河里繼續(xù)抓魚戲水。我懷念那時候的家鄉(xiāng)!不知道您的家鄉(xiāng)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