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與發展

?摘要:大學假期歸來,通過對家鄉的調查研究,了解鄉的生活風貌,和近年來家鄉的變化和發展,以及家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對本村的社會生活水平變化發展的特點和新趨勢作以分析思考,為建設更加和諧美好的家鄉建言獻策。

?關鍵詞:家鄉風貌 ?今昔對比 ?變化發展 ?建言獻策

? ? ? ? 我的家鄉位于安徽省太湖縣梅河村,坐落于美麗的花亭湖風景名勝區東岸,全村總人口約1100人,土地總面積1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07.94畝,林地面積8425畝,水面積2000畝,是一個典型的集山區,庫區于一體的貧困村,但是村內有山有水,氣候四季分明,由于地處大別山區南麓,又坐落于“中國花亭湖風景名勝區”之濱,生態環境保護較好,本地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甚多,2005年被評為市級“環境優美村”,又被列為國家級生態村,2007年入選安徽省旅游美麗鄉村。多年來經過村民們的齊抓共奮,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喙的。

一、變化發展

? ? ? ?房屋建設今非昔比:猶記小時候,村 民們都是土磚土瓦房,下雨的時候擔心漏雨, 屋內狹窄的空間,簡陋的家具,一家人擁擠 的過著日子。現如今兩三層的樓房比比皆是 ,房屋堅固耐牢,寬敞明亮,室內裝修一家 比一家美觀,走進房屋便有一種眼前一亮的 感覺,客廳地板整潔,家具物品擺放井然有序,人住的既舒服又安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交通運輸日漸改善:從前是狹窄的鄉間小路,一下雨就泥濘不堪,下過雨出門會擔心路不好走,小孩子更是不能放心嬉戲,現如今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水泥馬路已修到家門口,貫穿整個村子,并穿插部分支道,村內基本上都是水泥地面,路面寬3.5米,路兩旁有當地自然樹種綠化。道路上摩托車、電動車來去自由,面包車、小轎車穿梭自如,早些年腳走肩扛的運輸方式早已不復存在,如今出行方便又舒適。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小時候,家家戶戶電器極少,黑白電視機一家人圍著看,夏天的肉菜總因溫度過高不便儲存,冬天洗衣服婦女手凍得通紅,洗的衣服好幾天都曬不干,婦女整天圍著鍋臺轉,沒有空閑,如今村中80%的家庭安裝有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等,減輕了婦女的勞動負擔,也空閑出許多時間可以休閑娛樂。

? ? ? ?醫療保險不斷完善:一直以來村民們都害怕家里人出現病癥,尤其是害怕老人小孩生病,但是家里有人生病住院花錢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病返貧的現象也很多。最近幾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在農村醫療保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不少資金,村民通過醫保受惠頗多,買藥住院都減少了不少開支,這些農村醫保政策的確減輕了村民的病顧之憂。

? ? ? ?教育工作加倍重視:以前我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又破有小,一共只有三間教室,每間教室供兩個年級上課,一節課45分鐘,老師教完這個年級的又去教另一個年級。下雨的天氣教室里還會有漏雨的情況,我們必須臨時移動課桌避開雨滴。現在聽起來好像都有點不可思議,我們小學居然是那樣過來的。近幾年來重建梅河小學,新增宿舍樓和圍墻,雖然村內學生不多,但領導、老師、村民都非常的重視,家長為孩子們的學習投入的 金錢和精力也是與日俱增,孩子們也用功學習,茁壯成長,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從村里走出的本科生相比于以前可謂不計其數。

? ? ? ? 生態旅游蓬勃發展:有散文稱贊道:“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阡陌交通,屋舍儼然;人民勤勞,特產豐盈;風景如畫,秀色可餐;生態文明,自然和諧。”家鄉正是借助優美的自然環境,打造出農家樂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游客住農家院,吃農家飯,享農家樂,或閑來垂釣,或觀湖光山色,讓船在湖中走,人在畫中游,詩情與畫意,讓人樂不思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八大以來,家鄉人如沐春風,全村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三大環境”(生態、人居、景區)為依托,以“三項經營”(農家樂、旅游產品、綠色山貨)為支撐,以“三種文化”(民俗、禪宗、客家)為特色,以“三通建設”(水泥路通、電訊通、安全飲水通)為重點,以“三大創建”(平安、文明、五個好黨支部)為保證,奮力建設美好鄉村。近年來在新建小學的附近建立起一個花亭湖的碼頭,方便游人出行和船只的停靠;在修路的同時新建了一座橋梁;將文殊廟的老建筑拆除并遷址建立起了新的文殊廟;著手新建新的村址和梅氏宗祠等等。 ? ?

二、存在問題

? ? ? ?文化生活單調,賭博之風尚存。在物質條件日漸改善的同時,村民們的精神生活并沒有隨之提高。在調研中我發現,農村電話,手機,電視覆蓋率雖然轉高,但農村文化生活相對脆弱,使農村文化生活停留在自發的,散亂的狀態,難以發展,再加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農村基本上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及少數婦女,一些人仍然沉迷“賭博”等陳舊的風氣,難以跟上現代文明的步伐。

? ? ? ?宣傳工作不夠深入,規劃整治不到位,通過本村與其他村的對比,發現我村群眾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宣傳的力度和廣度不夠,也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劃,使景區的特色和知名度不高,再加上當前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沒有具體的標準,群眾對新農村建設還沒有正確看待,難以團結協作搞好本村的發展。

? ? ? ?村內資金積累薄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都靠當地政府財政投入,而鄉村兩級財力有限,甚至背負著農村債務,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捉襟見肘。目前為止,村內仍缺少公共垃圾桶,路燈,停車場、健身器材等,而這些東西又是發展農村旅游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必不可少之物。

三、建言獻策

? ? ? 建議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強村民鄉村生活情趣。我想在村中農閑時節,大家可以組織一些文化活動,比如一齊觀看電影,聽講座,舉行歌唱比賽,跳廣場舞之類的,讓村民們自娛自樂,這樣既可以增添村民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又可以抑制一些“好賭”之風,提高村民整體素質,構建和諧農村。

? ? ? 建議二:增強宣傳力度,通過報刊、網絡等平臺,將村內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圖片、文章等形式展示給全國各地的人看,讓更多的人了解它,慕名而來。村民們要齊心協力共同開展好家鄉的宣傳工作,提高家鄉景區的知名度。加強整治與規劃,打造旅游生態生活區,以水體、山體自然環境為依托,以自然景觀為基礎,對梅河村現有的居民生活和村莊進行整頓和建設,為村民提供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兼顧經濟的穩定良性循環發展,還要進一步做好建筑設計、環境設計等后續規劃設計和必要的前期研究工作,是村莊的建設與整治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

? ? ? ?建議三:健全村內理財制度,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早日還清村內背負的債務。并采取對上爭取,多方籌資辦法,爭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為村內增設路燈,公共廁所,垃圾桶,健身器材和場地等,并進行舊房屋的改造,新房屋的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四、實踐感想

? ? ?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的梅河村一定會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幾天的實踐調查匆匆結束,卻讓我更加真實深入的了解了家鄉的變化與發展,讓我第一次思考了如何做好農村建設工作,以及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未來農村城鎮化是大勢所趨,順應時代的潮流我們必將有所作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求索的背后包含的汗 水與智慧,我們應在大學這個舞臺練就。

? ? ? 一切的認識都來源于實踐,通過這次對家鄉的調查,走訪,攝影,查找資料,讓我了解到了現在家鄉的具體狀況,也讓我為身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村莊而感到慶幸,知道了將來我們能為家鄉做些什么,并且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將來家鄉的發展作為學習的動力,以便將來更好的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身在這樣一個貧困的村莊,但我從來沒有過絲毫的抱怨,相反我熱愛這片土地,常常不經意瞥見那美麗的湖光山色,天上的藍天白云,湖畔的紅花綠草,淚眼朦朧,慶幸自己生長在這里,我想若干年后我們出去工作了,難得回來一趟時,我們都希望回來看到的是家鄉日新月異的景象,那樣我們一定會眼里飽含淚水,因為我們對這塊土地愛的深沉!

參考文獻:《太湖梅河村整治項目村落規劃與建設思路》、《梅河,花亭湖畔的明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