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體驗報告是通過對一個產品多方面體驗評測,形成的報告。
我將互聯網領域產品主要分為硬件和軟件,硬件產品體驗報告可以參考雷鋒網,以及旗下的愛搞機網站,都有不錯的硬件產體驗報告。我主要想講的是軟件應用方向,因為本人比較喜歡玩轉各種APP。
這篇文章更多的是寫給自己,梳理一下,讓自己以后寫產品體驗報告的思路更清晰一些。所以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告訴我,幫助我改進,謝謝!
面向主體是誰?
首先得明確你的報告是給誰看,有些是給自己,通過產品體驗報告,不斷鍛煉自己的產品思維,提升產品領域。那你可以簡化報告形式,重視體驗過程;另一種可能是產品筆試題目,或者你要拿著這份產品體驗報告去尋求面試機會,這時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對報告形式,建議類最好有效果圖展示。
步驟:
1、下載一個APP,先認真體驗一遍各種功能(每個按鈕都嘗試點點),各種用戶場景,對于做的好的不好的,你總有一些想法,或者建議,寫下來,分點123,每點標注屬于哪塊領域體驗(bug,頁面表現,交互設計,用戶場景優化,添加功能...)//個人體驗大致完成這個步驟可以了,或者再根據分點整理成一個更有邏輯性的報告。如果是給官方產品團隊看,接著以下步驟。
2、確定產品結構圖,將之前的體驗分點歸納到產品結構圖的功能點里。
3、參考App Annie該APP下載量數據,與競品比較,分析市場狀況,也可以粗略看下用戶評論,或許會帶給你一些靈感。當然如果你還不清楚該APP有哪些競品情況下,該平臺還可以幫助你尋找競品,比如有道筆記,搜索筆記,可以查看到Evernote,為知筆記。可以將這兩個作為競品分析。
4、你要思考清楚,他們能從你的報告中得到一些什么,是功能建議?產品戰略層架構如何優化?(我想到的主要是這兩類,一半都是前者功能建議,后者要求比較高),從而確定一個主要研究方向。
5、確定報告框架,可以從產品概述(產品簡介,體驗環境,市場狀況,需求分析,用戶分析);產品分析(產品結構,產品定位,功能體驗與改進小建議,戰略架構優化建議);競品分析(競品功能比對以及建議);總結建議(站在更高層面地思考產品定位等建議,運營領域建議)//當然框架并不局限,也還可以有其他方面。主要根據你之前各個功能模塊的體驗輕重決定。
6、確定框架之后就開始寫吧,網上找資料,P圖,做DEMO,設計報告美觀度,當然其中還貫穿著針對性更深層次的產品體驗。
7、最后要檢查檢查,從頭到尾看看報告邏輯有沒有問題,有沒有病句、錯別字。
怎么使你的報告高大上?
1、見慣了報告框架是什么產品概述,產品分析,競品分析之類的,如果能對你框架標題還一個新色彩,將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看到LOFTER體驗報告,主標題是——新樂乎,新蛻變,體驗報告標題——Part1 新方向? 認清產品定位;Part2 新模式? 為標簽“分級”(對主要功能點深度分析);Part3 新板塊? 圈子與創作者的平臺(建議增加功能模塊);Part4 新規劃? 客戶端統一化(多平臺優化,戰略層面的)。
2、最好做成PPT,因為對于功能點的產品分析截圖比較多,word排版比較麻煩。另外PPT比較容易做成更美觀,高大上
3、如果有開發技術基礎的,可以嘗試做DEMO,充分實現你的建議,不局限于文字述說,直接DEMO展示。另外也想產品團隊暗示你不僅有產品思維也有技術。但是如果你不會碼代碼的,可以在一些原型網站上做DEMO,效果也是很不錯的,推薦墨刀,在線原型圖制作,還可以導出生成APK,這個很棒。再不行就P圖吧,旁邊再加點注釋。
怎樣使你的報告更有深度?
1、體驗時候一定就要多思考,或許你對于一些功能板塊特別有想法,那么你可以嘗試將這個作為你的分析重點,但是最好這些功能點是貫穿全文的,是核心功能,這樣的深度分析才比較有價值,不然輔助功能不值得我們深度分析,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當然為了提升能力的可以好好研究。
2、恰當的數據分析,看到一個報告根據APP內簡單的一些數據,文章點擊量、吐槽數、好評數,在excel中做了相關系數的簡單數據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都知道做產品要有數據分析能力,這不就體現了么?!
3、運營領域的思考我覺得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運營與產品本一家,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
以下是注意點:
1、陳述事實之類的只能作為分析依據,不能作為主體,比如我看到有人將App Annie的各個競品分析數據放進報告中,并且只是圖片展示,沒有解釋,還有將用戶評論大篇幅地放進報告中。這些都是事實,你要想,你的報告是給官方產品團隊看的,這些本就存在的數據他們早就看過了。你需要更多讓他們看到你的態度,你的思考。
2、效果圖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的對于功能點的建議并不能通過文字很好的表達,圖片展示或者DEMO展示更為直觀。這更能代表你的解決方案。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