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午下了一場雨,室內的溫度驟降,要穿長袖才能呆住。
看著某度搜索框上的高考倒計時,我才有一種真實的感覺,又是一年高考時。
我參加高考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會還是7月7、8、9三天考試,烈日當空,考場里沒有空調,只有電扇嘩啦啦地掃來掃去。顧不上熱,那會好像也沒有現在溫度這么高。
十幾年過去了,高考時間也早已從過去的7月調到了6月,唯一不變地是氣氛依然凝重。
于學校領導、老師,教學成果的驗收時間到,一年的獎金及下一年的安排全看這屆考生成績了。
于考生家長,那些辛苦接送、陪讀的日子即將結束,檢驗十幾年努力的時候到了,孩子的命運會怎樣,兩天后見分曉。
于考生,多年培訓班、補習班終于結束了,人生即將開啟新的篇章,終于不用起早貪黑了,終于可以走出家門自由飛翔了。
2
向著高考的終點沖刺。
如今的孩子從高一開始就沒有正常休息了,早上六點不到就起床,晚上十一點多才睡覺,桌上堆成山,各種題海戰術。學校生活的狀態就像是網上流傳的衡水一中學生排隊打飯的情景。
不管老師還是家長說的最多的都是類似"努把力,考上好大學,就不用這么辛苦了"、"上了大學就不用學習了"這樣的話語,讓人以為考上大學就可以進入另一個階層,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事實上,高考的確是一個結束點,是一種學習方式的結束。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只要不太笨,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肯下功夫,考上大學不是夢。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要學生愿意學總能學進去。
終于走到那三天,有人緊張,有人磨拳插掌、躍躍欲試,有人平靜。那時候,我是平時做題都會。考試時心清如水,答題也很快,但總在不經意間出錯。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的考試心理素質太差,根本沒發揮出平時的水平。我當時知道嗎?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只是沒覺察。因為不到全考完,我不敢和別人討論題目。
但不管怎么樣,高考終于來了,終于熬到高考了。
上學的那些年的確辛苦,但和在社會上相比,和辛苦培育的父母相比,高考之前的生活真的太幸福了。
3
我們以為高考是人生艱難旅程的結束,不,對大多數人來說,人生的長征路才真正開始。
沒有考上大學的尤其是農村的孩子,遠走他鄉打工,掙錢回家蓋房子娶媳婦,然后生孩子?;蛟S你還沒大學畢業,你的同學已經當爸了。人生就此定格。
對于還算富裕的地區來講或許沒什么,但對于那些要靠著高考走出山溝的人來講,人生就此灰暗。除非成了富豪,否則處處都受到沒學歷的困擾。
上了大學,第一個學期班里很多同學都胖了很多。很多同學的生活就是直到不得不起床才匆匆爬起來去教室(作為新生還不敢曠課),晚上喝酒、打牌、聊天、看錄像。
有些人考試前通宵背誦,考試時再輔助做個弊,考過四級,拿到學位,四年大學結束,然后進入找工作、失業的循環狀態。這是大多數。
有些人早早地給自己做了規劃,考研還是找工作。還有的家里早早給做了安排,一畢業就有工作。
因為高考,人生有了第一個分岔路。一邊直接進入社會這個競技場,一邊通往傳說中的象牙塔,作為一個緩沖帶可以晚一點進入社會。
早進入未必搶占先機,后進入未必就是拾人牙慧。除了那些還沒出生就占領超前起跑線的人,大多數人都面對相同的起跑線,得面對同一個競技場。
4
高考,不是終點,是另一場比賽的開始,競技內容、賽制、對手開始不一樣了。
位于不同城市、檔次不同的學校,教學、氛圍都會有很大的差別,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有區別,眼界開闊程度也不同。這些都可能直接決定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努力方向,最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畢業時手里畢業證、自己的能力、技能決定了能拿到什么樣的工作機會。
中學的學習是為了通過高考,考的內容再多也都在書本上,只需要來來回回、反反復復理解、吃透,通過各種題目的變化掌握內容,就可能考出好成績。
考試內容來自同一套課本,統一試卷。賽制簡單,只看分數,不拼臉、不拼爹,對手是自己省里的同屆同學,有可能考試前你都知道自己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上。
到了社會上,所有的人都可能是你的對手,沒有特定的比賽內容了,賽制復雜,或者根本就沒有清晰的賽制。可能沒有老師指點了,比賽的復雜程度超出想象。
這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賽場,它有特定的規則,但有些人只有上了場甚至可能輸過多場比賽才知道該怎么比。而有些人上場前就知道了,所以才會有同樣的起點卻很快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場比賽注定能贏到底的人寥寥無幾,唯有不斷提高綜合戰斗能力,才擁有永遠站在比賽場的機會,才能在這條長征路上順利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