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相逢、意相聚;情相伴,愛相隨。
(二)基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動目標在行進的途中可能遭遇的重創,因而才要求人們在出發之前就必須盡可能做到思想的至臻完善、目標的精準無誤。
(三)唯有精辟獨到、深邃高遠、啟迪心智的思想,才有能力掀起思想的巨浪。
(四)對世界觀的全力探尋,對生命價值的用心詮釋,都必須始終借助理性主義光輝的溫暖普照。
(五)知識的獲得,除了必須體現出一定程度的思考,還應當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和更多環節去進行全身心的充分體驗。
(六)當思想的力量完全聚焦到所有生命的身上,知識的價值就必將容光煥發。
(七)只要降低了思想的需要和精神的訴求,人們離病態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
(八)沒有思想的行動力和暢想力,人們將很難從根本上樹立起科學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九)當一個人的精神變得日漸貧乏,其幾乎所有的能力都會隨之而降低,直至完全走向衰竭。
(十)人們如果想讓自己最終變得純粹而高尚,就必須依托道德倫理來不斷規范自己的行為,進而為實現普遍進步的社會理想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十一)“人的所有使命在于:在自己的、思想的世界觀之中成為真實的個人。”世界觀一旦變得模糊不清,我們作為人的真實性就將會大打折扣。
(十二)人類的沖動與冒險只要脫離了正確世界觀的牽引,其行動本身便毫無意義,甚至有可能變成各式各樣的愚蠢之舉。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