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解決貧富差距、成為百萬富翁或者伸張社會正義比解決眼前的工作、明天的考試、未來的選擇要簡單地多。對于國家大事、國際形勢、國計民生侃侃而談的人,卻往往失敗于人生的小職場、小考試、小感情。越是主題宏大、夢想高遠,卻越容易陷入平凡和泥沼。
很多人說,這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然后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對于這句話,即使不加標點符號,也應該能一口氣讀下來吧。還有一些人,熱衷于研究這個訣竅、那個技巧,既玩方法論、又搞現象學,事情沒有做出來,把事情做成功的方法卻研究地徹頭徹尾。什么時候飯局酒桌,談起人生的道理是嬉笑怒罵、一套一套,可是真正解決問題起來,卻畏畏縮縮、不知所措,或者是拖拖拉拉、半途而廢。
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這種熱愛學習、追求真理、堅持理想、矢志不渝、埋頭苦干、自我激勵、勇往直前、關懷天下、渴望成功的行為不對嗎?難道是我們讀的書、看的報、學的習、聽的故事、想的辦法、做的研究都是錯誤的嗎?這世界上真有那么多裹著科學方法外衣實則是雞湯的知識嗎?
很多很多年前,德國一位叫黑格爾的人,把這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實現不了的知識歸納為一個詞,叫“外部反思”,并說了這樣一句話:
外部反思作為忽此忽彼的推理能力,它不知道從來沒有也不愿意深入到內部之中,它知道一般的原則,而且它知道把這一原則應用到任何內容之上。
翻譯為普通人類語言,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有一些道理只是我們通過推理能力想象出來的,它看起來無所不能,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人身上起作用,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這只是理智的一個游戲。
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當你讀到了一個感人的團結友愛故事,并學著故事里的主人公對你身邊的同事打開心靈、熱情幫助,想要營造迪士尼故事中的美好鄰里關系的時候,請你認真想想“外部反思”這個詞。或者,當你聽到了某位成功人士大談理想主義和情懷,下定決心要過這樣一種生活的時候,請你也認真想想“外部反思”這個詞。即使,你看到了一篇教你如何在短時期類速成某一門技能的知識類文章的時候,幻想著一年當十年用,一招制敵成為某個領域中蓋世無雙的成功人士的時候,請你也想想“外部反思”這個詞。
所有關于人類活動的科學或者道理或者方法,都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經驗范疇類起作用的。任何社會性的知識,都不會像代數或者幾何學那樣,有著絕對的真理性。而且,通常會隨著歷史的變化或者個人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現實中,那些一眼看上去很正確的道理,往往會有其反面也成立的時候,最典型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諺語: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可俗話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可俗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俗話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話又說: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可俗話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大道理、大方法往往是很美好的,但是如果你不能腳踏實地地面對自己的問題,到最后可能會成為研究方法的牛人,但絕對沒有辦法成為某一行業的牛人。比如有些喜歡健身的人,剛開始到健身房的時候,聽著私人教練邊介紹專業訓練方法,邊演示器械操作,邊設定訓練計劃,以為自己能一頭扎進健身大軍,一年之內練成肌肉明星。但實際上,現實生活進步的幅度之慢,很容易就讓你忘記了當初的熱情,甚至以為自己的訓練方法不對,要么就是私人教練不夠好。
就是這種虛幻的想象,這種對方法癡迷的虛幻想象,讓人淡忘了自己立身之本,漸漸墮入了抽象的成功之中。
很多年前,胡適先生曾經關于中國前途的問題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方法》,其中,對“主義”的問題,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批評:
第一,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器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談外來進口的“主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一切主義都是某時某地的有心人,對于那時那地的社會需要的救濟方法。我們不去實地研究我們現在的社會需要,單會高談某某主義,好比醫生單記得許多湯頭歌訣,不去研究病人的癥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紙上的“主義”,是很危險的。這種口頭禪很容易被無恥政客利用來做種種害人的事。歐洲政客和資本家利用國家主義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現在中國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種某種主義來欺人了。羅蘭夫人說,“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惡,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聽的主義,都有這種危險。
借用胡適先生的話,其實“方法”也是一樣的:
第一,空談好聽的“方法”,是極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些方法只要看起來對就行了,沒人去計較真的對,還是真的錯。大不了當一碗雞湯干了。
第二,空談借鑒他人的“方法”,是沒有什么用處的。一切方法都是某事某地的有心人,對那時那地的個人需要,記住是個人問題的解決方法。如果我們不去研究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到底如何去解決,僅僅會看別人的方法,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紙上的“方法”,是很危險的。這種文章很容易被網紅博客拿來作為吸引更多眼球的故事。網上各種信息魚目混珠,假故事、假事跡、假科學的東西太多了,看看可以,別太當真。不是有句俗話嗎,“認真你就輸了”。
高談方法是極容易的事情,但解決現實問題卻是極困難的事情。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最喜歡用“科學”和“理想”來麻痹自己。所謂科學的方法,的確是存在,但想過沒有,這個科學的方法也許是正確的,但對解決你自身的問題真的有用嗎?何況還有很多假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呢。另外的一個是理想,理想也是好的,但請問你可不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的理想?另外,你現在研究的這個方法跟實現你的理想有關系嗎?
在什么事情上花費精力,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專注研究如何成功,你可以成為一個研究成功的理論家。但你絕對沒辦法實現你的理想,因為你的精力用偏了。換個時髦的比喻,就是那些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自己的精力重點不會放在討論什么是“工匠精神”上,而是會充滿專注、充滿熱情地解決眼前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胡適先生說:
“主義”的大危險,就是能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為尋著包醫百病的“根本解決”,從此用不著費心力去研究這個那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法了。
癡迷于“方法”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