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數:9分
與讀書會里的伙伴一起第二次讀《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時,拿起了《斷舍離》,也是因為覺得這兩本都是關于人生做減法吧。
從某一個年齡斷開始,我開始留意如果減負前行。所以希望自己的狀態更輕松。因此先拿起了《怦》這本書。這次再讀的時候,我希望更多在這方面有所涉獵。
當拿到這本書,看到陳數的推薦標題《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就非常吸引我。在這個物質繁盛的時代,如果做好物欲的管理是一個很好的話題。不成為物品的奴隸,真正讓物品為我們服務,讓它成為我們心動的存在。
里面提到了人們總是將物品全部收進收納柜里,表面上的整潔明亮是否是真的明亮?
斷舍離源于瑜伽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上,逐漸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刺激思維新陳代謝的思路轉化法。
斷舍離講求內部的自覺自省的意識,而非外部打著“正論”旗號的訓誡。真正的“正確答案”本來就在自己心里。
斷舍離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間。即以空間為主體核心的思維方式——空間軸。實踐不可或缺的是“為確保空間的干凈整潔,而將物品量盡可能地縮減成最適合的量”。
對物品的斷舍離的覺察,我覺得是可以訓練自己對周圍事物敏感度的,就是這種覺察意思的靈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