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饗泄,奉藏者少。
解讀: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
? ? ? ? 不同季節,人的作息時間要有些調整,春季強調的是,要從冬季的晚起改為早起了,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所以春天的早晨是非常珍貴的;夏天比春天還要早起些,主要強調的是要“不厭于日”,多曬太陽,增加陽氣;秋天強調的是早睡,比春季早睡1個小時,還要早起,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就是和雞鳥一樣的作息時間,我們知道雞是夜盲癥,天黑就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天黑之前就進雞窩了。為什么這樣做呢?就是要順應秋天的天地之氣,我們早睡是為了收,養收的目的是“使志安寧”。
? ? ? “志”就是我們的心神,也就是志向、心思,在秋風肅殺之氣盛行的時候,一定要收心,否則就會受到傷害。
? ? ? 怎樣收心呢?首先要“安”,三面環山,一面有出口,易守難攻的地方叫“安”,我們的心神不要向外表露了,還要“寧”,就是心神要回到身體里。有一句成語叫“雞犬不寧”,雞和狗都不回窩,“寧”是動物的窩,也是指人的身體里。
? ? ? ? 夏天是“若所愛在外”,有什么想法、心思都要表達,不要掖著藏著,有利于養“長”;而秋天則是“使志安寧”,把心神收回到身體里,不向外表露,這樣才能應秋天之氣,好好地養“收”。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這段話告訴我們到了秋天一定要像雞一樣早睡,為的是收陽氣收心神,這樣才能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