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二十一):物極必反。
作為北洋軍閥的大家長,隨著時間的推移,飛揚跋扈的北洋群雄讓袁世凱愈發感到力不從心。依靠北洋軍起家,老部下們雖說還給他這個老帥幾分薄面,但是在這些割據一方的軍閥口中,袁世凱“老頭子”的稱呼,既帶有幾分忌憚,更多的還有一份貌合神離,而袁世凱自然知道把持軍權的重要性,曾經所謂的嫡系北洋六鎮人馬,如今很多早已稱雄一方。如馮國璋坐鎮東南,段祺瑞雄踞西北,直系與皖系兩大軍閥集團已經羽翼漸豐,作為一個廟堂強人,袁世凱不得不果斷出手,在北洋軍中抽編模范團的部署開始實施。
贛寧之役之后,北洋軍內部派系分化更加明顯,得以將觸手伸至東南半壁的軍閥們躍躍欲試,袁世凱在麾下直屬辦事處的管轄下編練模范軍,以此形成新的嫡系骨干,強化對北洋軍的控制力,從而改變看似一團和氣實則分崩離析的北洋集團。是年十月,袁世凱親任團長,北洋軍第一期“模范團”得以正式落地,這個相當于一個混成旅編制的模范團,基層士兵均是各個師的下層軍官,各個師中的高級軍官也均是這個團的下層軍官,每期半年集訓時間,計劃在一年內可以培訓兩個師的北洋軍軍官,模范團的訓練計劃則是由著名軍事家蔣百里擬定,主要采用德軍教法,模范團的學員在結業后會被派赴嫡系北洋軍中任職,在袁世凱的謀劃中寄予厚望,希望延續北洋軍仍為“袁家軍”的傳奇。
因為有老頭子袁世凱親任團長,即使陸軍總長段祺瑞等人也不敢造次。在北洋軍元老陳光遠的率領下,學員還在灌輸忠君思想的同時前往關羽祠宣誓,以表效忠于袁世凱。但是袁世凱在卸任后,對于繼任團長的人選也是一番躊躇,本意是希望自己中意的一代俊彥蔡鍔能夠接任,從而可以攬才為其所用,但是大多數北洋軍元老持反對意見,如楊士琦所說:“蔡鍔是個外人,其心必異?!痹绖P斟酌許久卻犯了糊涂,決定任命其子袁克定接任團長,這支北洋軍模范團也隨之風波乍起。因為袁克定無論是資歷還是才干都不足以服眾,面對群雄云集的模范團,袁克定時不時還會擺出大公子的架子,更是怨聲載道。
?最終,袁克定在一次閱兵會操時因為一位師長未能親臨歡迎而拒不參加,以至于上萬待閱士兵被晾在了一邊。而且段祺瑞作為北洋軍中的實力派元老更是直言反對,畢竟袁公子的威望與功高震主的段祺瑞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袁克定這個團長也隨之名存實亡,袁世凱寄予厚望的模范團就這樣成為曇花一現的過場,作為北洋軍的老帥只能依靠曾經的袍澤之情以及知遇之恩余威尚存,盛極而衰的北洋軍看似如日中天,內部卻早已日漸腐化,占地為王的各地軍閥均心照不宣,他們都在靜靜地等待時機,袁世凱謝幕后的廟堂格局,將會是他們肆意妄為地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