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箝第五】
原文:(5.2)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勢用抵巇。
譯文:
一般的人,都喜歡聽奉承話的,對這些人要用奉承的話,故意贊揚對方,為對方制造聲譽,使對方高興而泄露實情然后箝制他。作為說辭的“鉤箝之語”要根據(jù)情勢而善于變化,一會兒表示贊同對方,一會兒又表示與對方相異。對那些不喜歡虛名,不喜歡聽人吹捧,用飛箝之語難以相誘的人,可以先行離開奉承的話題,不斷抬高他的名譽地位,使其名不副實,為以后訾(zi)毀他做準(zhǔn)備。一次發(fā)揚不成,就反復(fù)使用,直到達到毀掉對方的目的。有時高揚對方優(yōu)點使其缺點暴露是詆毀,有時歷數(shù)其缺點使他的優(yōu)點顯露出來,這也是一種重累飛揚的方法,其目的還是要最終詆毀他。在迎合時具體使用對方可能喜歡的財貨,美玉、珍珠、玉璧、絲帛、美女等,也可以以正確衡其才能,酌情任用以立勢來箝制對方,或者見對方有縫隙可鉆,那么就利用對方的縫隙來箝制他。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結(jié)合“抵巇之法”來使用了。
學(xué)習(xí)心得:
本節(jié)告訴我們與人交往,如果對方喜歡奉承,那我們就奉承他讓他高興;但有的人不喜歡這一套,我們就得通過捭闔了解其秉性,結(jié)合“抵巇之法”,找到與之合適的相處之道,這樣做事就相對比較容易成功。
劉青瑋
2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