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徹底改變你生活的唯一技能(The Only One Skill That, If You Have, Will Completely Change Your Life)

原作者: Oskar Nowik

文章來源:Medium

翻譯:Joyce Cheng


譯文僅供個人學習,不用于任何形式商業目的,轉載請注明原作者、文章來源、翻譯作者及簡書鏈接,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本文原本發表在Growthzer。

題圖

我們都期待著成功的秘訣。這個秘訣將使一切都不一樣。

唯一真正的答案并不存在。倒是有一大堆技能,一旦掌握了將會徹底改變你的生活。

然而,我認為有一個技能在當今世界上無比重要,也是大多數人所欠缺的,那就是自控力。

從內心深處來講,沒有人希望自己不健康或是養成自毀的習慣。但是如果你四處看看,就會發現人們每一天都在自我戕害。死亡可能不會立即降臨,但它會比原先快得多。每個角落都在出售糖尿病和癌癥。對大多數公司而言,利潤是最重要的,而你的健康卻不是。因此,你才是負責控制自己的人。

人們每天都在浪費自己最寶貴的資源,也就是時間,而他們永遠無法把它找回來。

這是由缺乏自控力造成的。這樣一來,沖動欲望變得比你本人更強大,而現在的經濟正建立在你的沖動欲望之上,所以你肆意妄為,而不是像一個自律的人一樣行動。

現在,我不是說極度自律會是個好事兒。它絕對不會。過度的自控差不多跟缺乏自控一樣有害。

但是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你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于是世界拋向你的障礙變得無關緊要了:你只用追求自己的目標。

與吞下垃圾食品相反,吃健康的食物,允許自己偶爾吃一些自己想吃的東西作為獎勵。這會對你的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你不必再嘗試花哨的節食計劃。如果你吃真正的食物而不是像是食物的那些制成品,并且控制攝入量,那么不管你多想長胖你都不會超重。

同時你開始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與兩周就放棄新年健身計劃相反,你一周去三次健身房,每天走幾公里路。

只控制這兩個方面:你的餐盤和你的懶屁股,堅持一年之后,你的生活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僅僅是你的身體。

現在,讓我們更進一步。我們飽受娛樂節目轟炸:電視、視頻游戲(因為智能手機的緣故你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玩兒)、互聯網等。一旦你缺乏自控力所有這些事情將會危害極大,而如你所知,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個無價的技能。所以,你閱讀,而不是搞這些浪費時間的事情,諸如玩視頻游戲,看電視或漫無目的地瀏覽互聯網。

你立志每天閱讀兩小時,這可能聽上去時間很長,但是問問你自己你每天在以上三個時間殺手的項目上浪費了多少小時吧。書籍改變生活。我們通過體驗來學習,但短短一生中我們所能體驗的十分有限。多虧有書籍,我們可以從他人的生活中學習,并將那些經驗教訓運用到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在這個星球上你絕對找不到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建議你不讀書。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強烈建議你像吃快餐或是甜食那樣如饑似渴地去閱讀。

所以現在一年過去了,你每天閱讀兩小時,堅持了十二個月。我不會去估計你讀了多少本書,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那就是,你讀過的書要比大多數人一輩子讀的書都要多。他們可能連你的一半都讀不到。

但只是讀好書而不把你所學的東西應用起來的話,并不能徹底改變你的生活。你需要采取行動。對于你在生活中將會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至少會有一本像樣的書提供了解決方案。對于你的大部分問題,有許多的好書可讀。所以現在,當你開始利用自己的知識,由于你采取自控而不是拖延,想象一下你將會克服多少的障礙。

我想就此展開說一下,所以讓我們繼續。由于你每天閱讀兩小時,最終你將獲得靈感把心中的想法訴諸筆端。你發現你很想寫本書。事實上,有80%的人希望能出書,但他們當中只有1%的人能寫出一本書來。那你知道為什么99%的人都會失敗嗎?因為他們缺乏自控力來讓自己做對的事情,而不是讓欲望沖動主宰生活的暗流。

幸運的是,這不再是你的問題,所以你立志每天寫500字,并且再堅持十二個月。到年底的時候,你將有18萬字的內容。跟偉大的作家相比,這未必是什么藝術品,但是比起你學會自控之前的生活這絕對是個奇跡。

讓我們來假設一下積極的結果,因為為什么不呢?你的書真可謂是相當不錯,這是讀過你的書的幾個人給出的評價。于是你雇了編輯和平面設計師來準備出版。因為個人出版運動方興未艾,你不再需要跟出版社合作了。你可以在亞馬遜上發布你的書,讓讀者來評判你的工作。

越來越多的積極評價出現在你的名字下面,開始來錢了。假以時日,你成為了一個知名作家,你非常喜歡這種生活于是繼續錘煉寫作技巧。或許你甚至辭掉了工作?每一年,你的作品集中都將新增一本書。

用你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講下去,這要么會擊潰你,要么會激勵你從今天開始鍛煉自控力。還有許許多多的寶貴技能值得你學來改變生活,但是自控力是無論你想發展什么技能都得以堅持下來的關鍵。

有些人會說,讀這故事時聽起來感覺不錯,但做起來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絕對是這樣。但是你憑啥期待著靠做普通的事情就能得到奇跡,就能讓生活完全變化呢。

最近,在泰·洛佩茲的網絡研討會上,我聽到一種說法,說有三類人:

把事情做成的人,

圍觀事情發生的人,

以及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么的人。

社會主要是由第三類人組成的。他們只是想知道為啥他們欠著債,肥胖,以及倒霉。然后第二類人呢,開始更認真地觀察周圍的環境,因為他們厭惡自己屬于第三類人。他們觀察那些有成就的人,那些執行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最終負起生活的全部責任,加入到第一類人中,也就是所謂最幸福最滿足的人,把事情做成的那些人。

他們知道以上場景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令你不能實現目標的唯一障礙在于,你終究需要找到足夠的自控力來讓以上場景發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梵德生命養護系統說 健康的四大基石,八大法則 1、不生氣、好心態(本系統能量療愈可以解決) 2、經絡通、氣血足(本...
    梵德生命養護閱讀 721評論 0 1
  • 艷陽高空掛微雨漫天飛人前言中笑心中痛難消
    sunny_e4af閱讀 253評論 0 0
  • 轉自:小天 代碼: 1:strings1 ="已經習慣了回車和換行一次搞定\n,敲一個回車鍵,即是回"; 2: 3...
    Justinklss閱讀 1,05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