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112年,是一個有趣的年份。
原本傾向與衛子夫的天平,開始了微妙的傾斜。這一年的春天,原本在漢宮養狗的一個宦官李延年,受到了漢武帝劉徹的寵信。在一次宮宴上,他唱了這樣一首歌: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劉徹感嘆,世間哪有這樣的佳人?他的感嘆正中平陽公主的下懷。
時間恍若退回到數年以前,劉徹從霸上祭祀回來,在平陽侯府,姐姐平陽公主為他推薦了一眾美人,而劉徹獨獨相中了衛子夫。
這次,平陽公主借著這首《佳人曲》,推薦了李延年的妹妹。劉徹招來一見,容顏嬌麗,妙麗善舞,封為李夫人,衛子夫霸天下的日子,從這一刻起,開始有了走向末路的意味。
此時,衛子夫入漢宮已經有27個年頭了,她的兒子已經長成了16歲的小伙子。衛子夫,大約真的是老了。
李夫人被寵愛的模式,是照搬衛子夫的,不過出身和才能擺在那里,low得不是一點點。
李夫人和他的哥哥出身娼門,世代為伎,是賣藝的。衛子夫則是歌女出身,母親是平陽侯府的奴婢。
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與上臥起”,是正史有記載的男寵,《史記》中,將他與漢武帝的另一個男寵韓嫣相提并論。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曾在漢武帝的身邊,做了近十年的建章監和侍中,在皇帝的身邊,一同聽聞朝政。
但馬奴出生的衛青,終于在與匈奴的七次大戰中,建功封侯,他的三個兒子年幼時就被封侯;不僅如此,他的外甥霍去病,18歲隨衛青出征,少年勇武,深入敵腹,立下大功,被封為冠軍侯,風頭茂盛得蓋過了衛青。
微妙的是,李夫人被漢武帝寵幸的那一年,前112年秋,武帝借口列侯獻給朝廷祭祀宗廟的黃金成色不足,而免了600多人的爵位,衛青的三子亦在其中。
李夫人也有一個做了將軍的哥哥,名叫李廣利,被漢武帝封做貳師將軍。貳師將軍是一個雜號將軍,不過是因為漢武帝要攻打大宛的貳師城,才有此封。李廣利指揮戰爭的能力,相比衛青、霍去病,簡直差了太多,他遠征大宛兩次,戰績平庸。后又攻打匈奴數次,最后因為種種原因還投降了匈奴。
衛青呢?他是武帝一朝的大將軍,是漢朝最高的武職,漢武帝為他加官大司馬,代行太尉之職。對于少年英才霍去病,漢武帝專門設置了驃騎將軍一職,地位僅次大將軍衛青。說起漢初的將軍,能映入腦海的先是飛將軍李廣,“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但實際上,衛青與霍去病,實在要比李廣混得好多了,李廣這一家子,時運真的不怎么樣,有機會咱們單獨八一八。
因此,從兄弟子侄方面,李夫人也pk不過衛子夫。
但武帝確實很喜歡李夫人的,他在李夫人的面前很隨性,有一次他到李夫人宮中,突然覺得頭癢,便拔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一時間長安玉貴,女子們都爭相戴玉簪,大約也是希望能如武帝寵李夫人般,被自家的男人所喜愛。
然而李夫人命薄,她為武帝生下了兒子后不久,便生病去世。她生病時,武帝前去探望她,她蒙著被子對武帝辭謝,說,想把兒子和兄弟托付給武帝。武帝想見她一面,李夫人因面容憔悴而拒絕,武帝說只要讓他見一面,就封她的兄弟為高官,加賞千金,李夫人依然拒絕。
武帝雖然憤怒離去,李夫人的左右(一說是姐妹)不解,李夫人說,自己因為容貌美好,見幸于皇帝,得以從微賤的地位獲得寵愛,但以色侍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義斷絕。如果皇帝看到她憔悴的容顏,一定會厭惡拋棄她,怎么還會憐憫她的兄弟呢?
武帝對李夫人有多愛?后世的人們總覺得,李夫人死后,武帝把她的畫像掛在甘泉宮,又是寫詩緬懷,又是請方士做法,希望再度見到李夫人的芳魂。
而我覺得,武帝不過是沉醉在自己的緬懷中。
正因為李夫人死去了,她才成了唯一的摯愛。因為她死去的時候青春、美貌、還帶著與武帝鬧別扭的委屈。想想被廢的陳阿嬌,最后自殺的衛子夫,被處死的趙鉤弋,世人以為的漢武帝獨寵李夫人,不過是因為她芳魂早逝,令武帝覺得惋惜罷了。
這其中,還有李夫人高超的手腕和情商。
ps:你們所知的海昏侯之墓,是李夫人之孫劉賀的墓葬,漢昭帝劉弗陵死后,他曾經被霍光立為皇帝,在位27天,據說做盡天下荒唐事。呵呵,勝利者書寫的史書,不必太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