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看《微習慣》一書,被稱為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的確是,它能讓大腦暫時放松警惕不再抗拒,悄悄摸摸的養(yǎng)成習慣。
這讓我想起以前上學時學過的“阿拉伯人與駱駝”的故事,有類似之處。
在一眼望不到邊的沙漠上,一個阿拉伯人正騎著一頭駱駝在趕路。天越來越黑了,阿拉伯人停了下來,搭起一個帳篷,想美美地睡上一覺,等天亮后再繼續(xù)趕路。
阿拉伯人躺在被子里剛睡著,他的駱駝就把帳篷的簾子輕輕地撩起,把頭探了進來。阿拉伯人納悶地問到:“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駱駝可憐巴巴地說:“主人啊,外面實在太冷了。求求您讓我把頭伸進帳篷里暖和暖和吧!”善良的阿拉伯人為自己沒有考慮到駱駝的感受有些內疚,急忙答應了。
可過了一會兒,駱駝又懇求說:“主人啊,能讓我的脖子也暖和一下嗎?”阿拉伯人又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駱駝趕緊把脖子伸進帳篷里面來。
貪心的駱駝還不知足,它見主人這么好說話,心里又打起了壞主意,因為它的身子還在外面呀!于是,它裝作很難受的樣子,把頭搖來搖去,又說道:“這樣站著,身子實在太不舒服了,我還能把前腿放在帳篷里嗎?”阿拉伯人依然痛快地答應了駱駝,可是帳篷實在太小了,善良的阿拉伯人不得不蜷了蜷身子,睡到帳篷的角落里,給駱駝讓出一點地方來。
駱駝剛走進帳篷,然后對主人說:“看樣子這帳篷是住不下我們兩個的,你身材比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那樣這個帳篷我就住得下了,而且空間能被充分利用。”
話音剛落,傲慢的駱駝就把主人從帳篷里面給推了出去!
故事想說明的是沒有原則的,答應別人的要求是非常不明智的,有時會把自己搭進去。對得寸進尺的人,最好就是一開始就不做出任何讓步。
可今天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如果駱駝一開始時就讓商人出去,而把帳篷讓給自己,商人會答應嗎?肯定不會,因為那樣太過分了!
只有這樣一點一點,不知不覺中才能達到目的,對吧?
同樣,微習慣也是采取這種方法,定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目標,毫不費力就能完成,都不會去動用意志力。
比如每天鍛練身體兩分鐘,很容易就能做到,往往還會順勢再多鍛一會兒。可是如果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必須鍛練一小時,心理上一下子就有了很大的壓力,壓力之下就會內耗,發(fā)生心與腦的戰(zhàn)爭。
心:今天好累,不想鍛練了。
腦:不行,規(guī)定的是必須要做到。
當它倆不統(tǒng)一的時候是很難受的,有時候意志力會取勝,有時候欲望會取勝,但長時間的壓力下,心往往會勝出。
為什么壞習慣那么容易養(yǎng)成,好習慣就那么難呢?因為壞習慣不費勁兒,順其自然。而好習慣需要努力,甚至需要費好大的勁兒,如果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不費勁的話,誰還不愿意呢?
你想想,一說起努力、堅持等詞是不是苦哈哈的?
引入微習慣的方法后,它目標小到不可能失敗,沒有壓力還很容易擴大戰(zhàn)果,不像平時當強大的計劃完不成時,內心往往有種挫敗感。而每天重復這種小到不會失敗的行動,始終有種贏的體驗,它會帶來正反饋,不知不覺中就會形成新習慣。
這幾天我嘗試了一下,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看兩頁書,結果每次都遠遠超過不少,很愉悅。
微習慣為什么會這么有效呢?因為萬事開頭難,想想那么多人有拖延癥的原因就知道了。但如果這極其簡單,那開頭就不難,而且一旦開了頭往往就會有慣性,會接著行動下去,前提是別太用力過猛,引起大腦的注意,從而產生抗拒。
那么我接下來制定另外兩項小目標,每天寫作50字,每天鍛練5分鐘。雖然簡單,但長期下來會怎樣?最終會累積到指數(shù)增長吧。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