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佐傳》載孔文子私德有穢,所以子貢奇怪他為什么能得謚為文,死后能得到這么高的評價?
孔夫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仔細思量思量自己的行為,你就會發現這是很難的。
聰明的人是不大好學的,因為聰明的人往往覺得自己的學問夠了。
所以龜兔賽跑中兔子輸了,所以無師自通的神童“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矣”。
聰明的人往往是有天賦的人,最近談天賦就會想到兩位天后,王菲和蔡依林。王菲的天賦得天獨厚,但今非昔比,12月30日的"幻樂一場"演唱會被形容為車禍現場。歌唱家龔琳娜對此評價,“音色丟了,氣息沒了,音準走了……唱歌好不好與過去的成績無關,與今天的感冒無關,與是不是堅持不懈的專注和努力有關。”
同是天后,蔡依林相比于王菲,只能算是地才了。她同樣是一個有天賦的人,所獲得的都是一步步努力拼出來的。所以即使剛與相愛六年的男友分手,2016年12月28日的“致·愛”巡回演唱會北京站蔡依林依舊表現完美。
當然這也僅是以音樂方面來評價這兩位天后。我想在當時,如果有人說,將來有一天,蔡依林在音樂上的評價比王菲高,應該無人會信,反而罵他異想天開吧。
要敏而好學,越聰明,越有天賦,越好學,這才是了不起的人物。
第二點更難了,“不恥下問”,什么叫下問?即使那個人不如我,我也要尊重他,虛心向他請教求證。以行問于不行,作為參考,集思廣益。不要覺得那個人不如我,就不能幫助我了。
比如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寫詩之所以很受百姓的歡迎,就是因為他每寫一首詩,先要念給鄰居老婦人聽,問她能不能懂。如果能懂,他就錄下來;如果不懂,就進行修改,直到老婦人說理解了方才罷休。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聽到吟誦白居易詩的聲音啊。
古人講“士農工商”,會把老百姓叫做“賤民”,覺得他們身份低下,但白居易的詩正是因為尊重這個低下,才流傳甚廣。
比如孟嘗君禮賢下士,沒有因門客技能低下,覺得他們沒有用,就將他們拒之門外。
秦昭王曾特地派人到齊國,請孟嘗君入秦。孟嘗君同意了,帶了許多門客,去了秦都咸陽,并獻給秦王一件極珍貴的狐白裘,價值千金,天下無雙。
但由于秦國許多大臣的一再中傷,孟嘗君被秦王軟禁了。
孟嘗君得知燕姬最受秦王寵愛,希望她能在秦王面前說幾句好話,請秦王放他回去。
但燕姬想要狐白裘。只有得到此裘,她才肯求情。
可狐白裘已獻給秦王了,這時,一個門客提議自己裝扮成一條狗去偷狐白裘,最后竟真偷出了狐白裘。
燕姬得到狐白裘后便在秦王酒醉時進言,秦王決定讓孟嘗君回國。
孟嘗君怕秦王反悔,連夜來到秦國邊境。但天還未亮,城門緊閉,必須等到雞鳴時才開。
這時,有個門客,裝雞鳴叫,引得附近的公雞都啼叫起來。守關的士兵聽到雞鳴聲,便開了城門。
等秦王后悔、派人追趕時,孟嘗君等早已出關了。
裝狗偷盜和裝雞鳴叫,這兩樣都是卑下的技能,最終卻幫孟嘗君脫難??梢姴还苁歉哔F還是低下,我們都應該尊重。麻雀雖小,五臟也是俱全的。
為什么我們要尊重“低下”呢?因為只有尊重“低下”,你才能真正做到不恥下問。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有一次,一個名叫東郭子的人前來拜訪莊子,問他:“道在什么地方?”
莊子回答說:“道是無處不在的,什么地方都有。”東郭子又問:“請您具體指明,這樣我才能了解?!?b>“道在螞蟻洞里?!薄暗朗呛艹绺叩臇|西,怎么會在這么低下的地方呢?”莊子見他這樣驚奇,又說:“道在稗子里面?!薄霸趺丛诟拖碌牡胤侥??”“道在瓦和磚里面。”“啊,它在愈來愈低下的地方了!”“在尿屎里面。”
東郭子見莊子越說越不像樣子,便不再問下去,臉上露出不高興的神色。莊子這才嚴肅地解釋道:“你所提的問題,沒有提到根本。我把道說得低下,才能顯出它無所不在。我用檢驗豬肥瘦的方法來加以說明,一個名叫獲的人問收購生豬的生意人,為什么用腳踏在豬的腳脛上,就能檢驗出它的肥瘦來呢?那個人回答說,因為腳脛是最難長肥的部位,越是難長肥的地方,肥瘦就越明顯。”。
對呀,越低下,越無所不在。
這句話的解釋我參考了錢老的《論語新解》和南老的《論語別裁》
如果喜歡論語,可以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