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成長途中,父母的愛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作為一名高年級的老師,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孩子總呆在電腦房里,從不和我們交流什么;叫孩子同我們一起逛街爬山、吃飯,他還懶得去,真拿他沒辦法……
孩子們怎么想的呢?有的孩子認為很多事情自己已經處理了,沒必要告訴家長;有人認為家長關心分數多過關心自己,心煩。也有孩子認為和家長沒什么共同話題,談不到一塊……大多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嚴慈相濟,民主一點。
也有一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方面頗有心得。他們在意老師反饋到的孩子的情況,哪怕是細枝末節;注意言傳身教;參加到孩子的活動中去;孩子發脾氣時先冷處理,平靜之后再與她溝通;用言語表達與孩子相處的快樂;與孩子共談家事處理方法,討論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信息……因此,這些家長反而感覺到孩子越大越懂事,常常會在生活中收獲孩子的善解人意。
不少老師也認為要想與現在的孩子溝通得更為順暢,尊重他們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尤其是對剛剛步入青春期。這些孩子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可心理卻并不成熟。家長既要放手,又要對他們的行為多方引導。了解了孩子成長時期的特點,想方設法與孩子溝通:寫信、留紙條,家庭角色換位,同讀一本書,走近孩子的朋友……同時,重視孩子學習和習慣養成的過程,不要給孩子的的施加過多的壓力,讓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更多的方面找到自信,找到成功的感覺,從而順利度過青春期的艱澀,成功走精神上的獨立。
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所以讓我們在該放手時就放手——在藍天翱翔的歷練中,鷹終會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