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何謂短缺和過剩

“稀缺、短缺、過剩”,三個概念的區別

一、稀缺的短缺的區別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過剩都是價格受到人為干預的結果。

如果一種商品,用出價高低來競爭,而且只用出價高低來競爭,這種商品就永遠不會短缺,只會稀缺,不會短缺。名車、鉆石、石油等從不會短缺。

二、短缺是因為價格受到了抑制

當價格受到抑制而過低的時候,僅僅用出價的辦法買不到這樣的商品,人們不得不展開價格以外的競爭方式,來爭奪他們需要的商品,這時候就會出現短缺。如春節火車票、計劃經濟下的各種票。

短缺不是供應的減少,而是商品價格受到抑制,人們不僅要通過出價方式競爭,還要依靠其他非價格方式競爭的一種特殊現象。

三、“過剩”是價格被人為拔高的結果。

過剩不是供給過多,而是價格受到人為哄抬,以至于賣家無法簡單通過價格就能把產品賣出去。必須使用其他手段、搭配其他服務才能賣出去。

當價格被人為拔高以后,賣家就不得不采用價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東西賣出去,這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過

剩現象。例如:農產品價格經常被政府拔高,導致過剩。

解決的辦法:

1. 政府減少補貼,過剩就會消失;

2. 政府必須限制農民的產量,農民之間,就會爭奪所謂的配額;

3. 強制勒令那些超出需求量的產品, 讓他們自找門路進行處理。

課后思考:

舉出一個短缺和過剩的例子,并提出解決方案。

我的思考:

——短缺的例子。教育資源短缺,人們不能僅靠價格獲得教育,還必須拼學區、拼才藝、親爹。

解決方法:優質優價,好學校得到好價格。記得有學者提出實行教育券制度,每個公民都有一定金額的教育券。根據學校教育質量評分,按質論價。想上好學校,就要多付錢。

還有個短缺的例子:一些療效可靠價格低廉的藥品短缺,是因為價格太低,廠家沒有利潤,不愿生產。解決的方法:政府不要限制藥品定價,這又是事與愿違、好心辦壞事的例子。

過剩的例子:

這些年很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大學生就業難肯定有多方原因,這里僅就“過剩”這個概念,從價格競爭的角度來解釋。并非人才供給太多,而是他們的要價太高。現在的本科生水平只相當于十年前的大專生,他們所花費的成本卻遠遠超過十年前讀一個本科的費用。導致大學生就業薪酬預期過高,國家又限定了最低工資線。用人單位花同樣的錢,聘一個大專或技校畢業生就夠了,不愿聘要價更高的本科生。這就令本科生境遇尷尬。所以,大學畢業生就業要合理設定預期薪酬目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