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主要是了解稀缺、短缺和過剩,并搞明白這三個概念之間的區別。
1.稀缺與短缺的關系
稀缺是這個世界的基本事實,也是經濟學的基礎。但還有另外一個詞叫短缺,那么短缺與稀缺又什么關系?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另外一個詞叫過剩,既然稀缺是基本事實,那怎么還會有過剩,這不矛盾嗎?
你看,稀缺不是什么新聞,好的東西不夠,好的東西別人也都想要,都搶著要,這叫稀缺。 但是電視報紙新聞上經常能看到的是什么商品又成為短缺商品了。那為什么稀缺不稀罕,而短缺卻這么稀罕呢?
實際上,經濟學對短缺有它獨特的定義,它是根據不同的競爭方式這個角度來給短缺做定義的。前面我們學習了,大家競爭一個稀缺產品,有各種各樣的競爭方式,其中社會效益最高的就是按出價的高低來競爭。
如果一種商品,用出價的高低來競爭,而且只用出價的高低來競爭,那這種商品就永遠不會短缺,而只會稀缺。
奔馳汽車不會短缺,它永遠在商店里等著你。哪怕是暫時的缺貨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成為新聞,更不會成為社會現象。
蒂芙尼的鉆石也一樣,它永遠等在那里,只要你把錢放下,就可以戴走。雖然鉆石的數量是非常少的,但好像也沒人抱怨過它短缺,為什么?
因為這些商品,只要你出價,我們就能買到它。這時候這種商品,就只有稀缺而不叫短缺。
2.短缺是因為價格受到了抑制
而短缺的意思是,它的價格受到了短缺,人們僅僅用出價的辦法買不到這樣的商品,人們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競爭方式才能得到這種商品。這時候,我們就稱這種商品出于短缺的狀態。
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高峰期出租車的短缺,出錢打不到出租車,你得站在那里等上個20,30分鐘才能打的到車,你的付出時間的競爭才能打到車,這叫短缺。
過去計劃經濟年代,你有錢買不到吃的,買不到穿的,買不到用的。你都得憑票購買,這叫短缺。
所以短缺不是供應的減少,而且商品的價格受到抑制,人們不僅僅要通過出價的方式去競爭,還得依靠其他非價格的方式去競爭的一種特殊的現象。那么,我們學過這個課程之后,一聽到什么商品是短缺的,我們就知道,這種商品不僅僅是用錢來買的,你還得通過其他的競爭方式才能得到。
所謂的其他的競爭方式,是什么呢?那昨天也羅列過很多了,排隊啦,憑關系啦,拼智商,看需要啦等等,反正我們知道,什么商品是短缺的狀態,那么我們就得展開價格以外的手段去競爭才能得到。
在計劃經濟年代有個詞叫“短缺經濟”,大家會理解成什么商品都是不夠的,其實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人們要得到這些商品都必須要采取價格以外的方式去競爭。
蘇聯時代,他們就很習慣排隊。據說啊那時候每個人上街口袋里面都放一個網兜,看到有人排隊,你就先加入他們的隊伍,也不管是賣什么,排了再說,反正他們的時間也不值錢,那些你排隊能夠分配到的商品才值錢,這就叫短缺經濟。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所以那些根據排隊來分配資源的國家一定都是很窮的,因為他們的資源都消耗在排隊上了,而這些消耗的資源對其他人也沒有用,全部是無謂的消耗,整個社會出于低效率運轉。
幾年前,很多城市的人們普遍打不到出租車,人們說車不夠,實際上應該是車租車的價格不到位。
同樣的,高檔酒店的總統套房總是很少很稀缺的,卻鮮少聽人抱怨過數量太少,為什么總統套房數量少卻沒有短缺現象呢?很簡單,因為總統套房的價格貴啊。
只要根據價格就能得到的,這時候就不叫短缺。
3.“過剩”是價格被人為拔高的結果
同樣,過剩的概念也是通過競爭的規則這個角度來理解的。過剩不是供給太多,而是產品的價格受到人為哄抬,以至于賣家不能簡單地通過價格,就能夠把產品賣出去。
他必須加上其他的競爭手段,搭配其他的服務才能把商品賣出,這種現象就是過剩。
農產品經常出現滯銷出現過剩。為什么? 原因在于,政府為了扶持農民,把農產品的價格拔高了。價格過高,就很難順利的賣出去,這是很簡單的商業常識。由于政府把農產品價格太高,從而使價格高于市價,農民多生產就多賺,當然他們就拼命地多生產了。但最后由于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農民和農民之間就會展開競爭,看誰能得到政府的扶持。這時候,你真要順利把你的農產品賣出去的話,你必須得得到政府的配額,所以農民之間就展開了配額之爭。
就是農民不能自己順利把農產品賣出去,而要去爭取政府的配額時,那么農產品過?,F象就已出現了。
我們小時候的政治課上經常聽說資本主義的腐朽,牛奶要倒掉,肉要爛掉,土豆也爛在地里,當時都是譴責資本主義的盲目性,沒有計劃性。但今天來看,這種現象就是過剩。
解決過剩的方法有這幾個:
1.政府減少補貼,過剩就會消失。
2.政府必須限制農民的產量。
3.強制勒令那些超出需求量的產品,讓他們自找門路進行處理。
在美國還出現很搞笑的現象,那就是你如果不生產,我還會獎勵你補貼給你。
這就是所謂的過剩現象。
課堂小結: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過剩是價格受到人為干預的結果。
價格過低,不得不展開其他的競爭方式來爭奪商品,這就是短缺。
價格過高,賣家不得不采用價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東西賣出去,這就是過剩。
課后思考題:
請舉一個短缺或者過剩的例子,并且提出你的解決方案。
出租車高峰期的短缺現象,因為高峰期和非高峰的價格一樣的原因。滴滴打車通過高峰期加價的方案就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短缺現象。
上海馬拉松無錫馬拉松的名額也是短缺的,現在都需要搖號憑運氣才能得到,如果通過提高報名費估計就能解決這個短缺現象了。
政府對電動車的過渡補貼導致了電動車行業的產能過剩滯銷,前兩年政府鼓勵新能源,對LED的封裝廠的設備都進行了大量的補貼,導致的結果是很多工廠都上了LED封裝設備,產能過剩,產品滯銷,最近還倒掉了大批封裝企業,政府其實是在幫倒忙。解決方案就是不要人為補貼,市場銷量好的話,市場已經在獎勵企業,不需要政府的額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