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上學的孩子,父母放心不下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孩子上課是否注意聽講、孩子是否按時喝水、生病的孩子病情是否嚴重了、有沒有跟小朋友吵架,等等。望子成龍的父母們放心不下孩子,就特別渴望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的情況。
有的家長害怕給老師添麻煩,覺得不好打這個電話,有的家長呢?沒事也要打幾個,反復詢問孩子的情況或是交代老師應該怎樣照顧他的孩子。家長應該明白,小學與幼兒園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在《1~2年級,陪孩子走過小學啟蒙關鍵期》這本書的第一章里就知道,小學是以學業為主的。特別是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老師除了關注學生的身體情況,融入學校生活情況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頻繁地打電話給老師就有些不適宜了,會打亂老師正常的工作。家長要教會孩子在生活方面自己照顧自己,同時也要注意與老師溝通的方式要適宜。
1.主動而不頻繁。發現孩子有問題要及早與老師溝通,把孩子在家里的情況反映給老師,以便老師有重點地進行指導,不要等到事情嚴重才去找老師。
2.充分地理解和尊重老師。帶著問題找老師,盡量言簡意賅。如果在交談過程中,老師言語不當,家長要多理解與包容,不要把事態嚴重化,畢竟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才聚在一起。
3.放平心態,不主觀。主要就是不要“護犢子”,既不要聽不得批評孩子的話,也不要聽孩子的一面之詞就對老師惡語相向。多了解事實再下結論,與老師共同商討對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
4.對老師敞開心扉。把孩子和家庭的情況如實說給老師聽,更能贏得老師的信任,遇到問題時也能更快找到解決方法。
5.用好微信群。微信群一般是老師發布一些通知、公告、班級活動、教育信息等的地方,供家長更及時了解學生狀況以及一些相關信息,為了方便家長更快更好地配合老師工作,家長應盡量少在微信群、QQ群發布與學校無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