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效能家校溝通》 ?何桂賢
昨晚看一年級孩子的兩位姐妹寶媽在群里聊孩子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孩子的情況遠比幼兒園復雜的多。品學兼優(yōu)愿意包容的孩子受其他“惡霸”孩子的欺負,聰明機靈愛交友的孩子在學校和同學們玩得嗨忽略了上課的規(guī)則,看起來一些美好的品質在特定環(huán)境下成了待改進的點。最后,第一個孩子以狠狠打回去結束了被霸凌,第二個孩子被老師告知家長,家校密切溝通來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兩個姐妹都表示了非常想和老師進行密切的溝通,但是感覺老師非常忙碌,發(fā)的信息回復也比較慢,比起幼兒園的老師感覺差異很大。
我在微信讀書APP上搜索了一下“家校溝通”,居然真的找到了一本《高效能家校溝通》的書,早上開車上班的路上,以1.5倍的速度跳著聽完了這本書的音頻,不禁想感嘆:小學孩子的情況比幼兒園復雜的多呀!
低齡尿褲子、怕老師,高齡談戀愛、罵老師,同學鬧情緒、大家、不寫作業(yè)、跟不上學習節(jié)奏......我聽著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我小時候讀書時班里各種各樣的同學,似乎書中提到的情況在我們小小的班級里都出現(xiàn)過。父母帶孩子的過程,就像是重新復盤一遍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然后將去其糟粕,留其精華。
由于孩子還在讀幼兒園,對小學學習生活沒有太多的感觸,選其中可能會用到的內(nèi)容分享一二。
如何加強家校溝通?
1.開學前把孩子的資料寫在一封信上交給老師,介紹孩子的性格、交友、學習情況等,也可以在教師節(jié)、感恩節(jié)等表達感謝時附上。
2.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以短信、QQ預約老師時間,告知希望約需要5分鐘或半小時聊一下哪些問題,把希望問的問題簡明扼要地列出來,同時簡單表達自己的期望和想法。(盡量了解除學習以外的其他情況,如學習狀態(tài)、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有愛勤勞愿意付出等品質等,學習成績只是結果,需要關注過程。)
3.上班時間不要打電話,老師可能在上課。若給老師打電話無人接聽或一天沒回,屬正常現(xiàn)象。
4.別讓老師特別關注孩子(可能是說了也白說,畢竟班里那么多孩子)。
5.長話短說,和老師溝通直奔主題,忌啰嗦和偏離主題。如家長花1個小時大談特談自己小時候的求學經(jīng)歷,感嘆現(xiàn)在孩子豐衣足食還不學習等等。
老師最希望家長做什么?
作者和多位老師討論后的總結是:期望家長能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做一個能為孩子帶來溫暖、愛和安全感的家長。
具體來說,老師最希望家長能夠善于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能與孩子一起分擔憂愁、恐懼和委屈等消極情緒,也能與孩子一起分享快樂、勇敢、自信等積極情緒。現(xiàn)在家長常常感覺親子關系緊張,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平時應多與孩子談談心,多了解孩子與同學的相處情況,多了解老師的教育方式。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很多家長由于忙于工作,可能沒有多少時間照顧孩子的生活,只好讓孩子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有些孩子還帶早餐進校門,因此,老師最希望家長能讓孩子在家從容地吃完早餐再去上學。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更需要保證孩子的飲食質量,多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
另外,有些孩子由于時間觀念不強,寫作業(yè)拖拉,還出現(xiàn)了熬夜現(xiàn)象,所以,老師希望能跟家長一起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孩子能夠獨立學習,有一個充足的睡眠時間。家長可以教給孩子整理東西的方法,例如整理床鋪、收拾餐具、擺放物品等。孩子在生活中愛整理,能增強其在學校里的自理能力,不會把東西弄得亂糟糟。
老師還希望家長鼓勵孩子閱讀,最好能與孩子一起閱讀。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能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孩子的某種特長。
老師也希望家長能夠了解他們,理解他們的工作。家長可以向老師詢問電話、電子郵件、QQ等聯(lián)系方式,盡量多與老師溝通,多參與學校的活動。
在歐美一些國家,學校鼓勵家長參與學校活動,例如做義工、整理圖書館、監(jiān)督營養(yǎng)午餐等。其實,家校溝通時出現(xiàn)的矛盾,大都是因為彼此沒有相互了解,使得有些家長或老師喜歡挑毛病。
非常喜歡李鎮(zhèn)西老師的一個觀點,即教師和家長的都是教育者,擁有共同的教育目標,就是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