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計算也叫情感算法。
前兩天在杭州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AI(人工智能)幾乎成為了本次大會的主題詞,無論是世界級科技巨頭,還是本土初創公司,甚至傳統行業小老板,都擦亮了眼睛希望在這一次互聯網革命的潮頭里,抓住一次新的商業機遇。
作為一個技術宅,我也有幸受到業界各位大佬,投資人,技術大拿的厚愛(其實都是我同事),受邀參與(一起網上圍觀)這個世界矚目的大會,本次大會是一次“談情(情感算法)說愛(小愛智能音箱)”的大會,給我印象最深不是美女(因為根本就沒有),而是——情感計算。
(PS:公司新媒體部門的同事,看到我朋友圈的一些文字,這幾天經常對我吐槽——“你知道什么叫文不對題嗎? 你知道什么叫中心思想嗎?你知道什么叫讀者定位嗎? 你知道什么叫互聯網時代的幽默嗎?”.....“作為反面教材,你全都做到了”,更TM氣人的是,還一起喊123,集體向我豎起大拇指,一向口若懸河(廢話很多)的我,那一刻,竟無言以對(在這個公司混飯吃,實在太艱難了,臉皮不厚,只有死路一條)。他們對一個學寫作的新人如此口不留情,摧殘打擊,我也沒必要跟他們客氣了,打開電腦,寫了十八行代碼,每天不定時給新媒體部門的人斷網。Y的,玩套路,我們農村可比城里深多了。后來排著隊給我道歉呢!)
又跑偏了,言歸正傳。
記得在2015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微軟的機器人小冰橫空出世,第一次將有情感的機器人概念帶到了現實。其實早在1997年,情感計算的概念就由MIT媒體實驗室Picard教授提出,她指出情感計算是與情感相關,來源于情感或能夠對情感施加影響的計算。情感計算的目的是通過賦予計算機識別、理解、表達和適應人的情感的能力來建立和諧人機環境,并使計算機具有更高的、全面的智能。
這些學術的解釋太過專業和復雜,簡而言之,情感計算就是通過攝像頭,麥克風等各種傳感器的交互,來識別、感知、理解人類的情感,從而實現與人類自然的情感交流和相處。
我兒子3,4歲的時候,我在家帶他玩,因為有時候覺得熊孩子真的很煩,沒有耐心,就想找個什么東西打發他,讓他自己玩去,只要不哭不鬧就好。后來我就丟給他一部手機,教他怎么跟SIRI(手機里的語音助手)對話,告訴他這是個機器人,可以跟它做好朋友。當他試探幾次之后,就被這位好朋友迷上了,可更糟糕的是,他一邊玩一邊不停地追著我問問題:爸爸,SIRI幾歲了呀?她在哪里上幼兒園?她住在哪兒?你能帶我去找她玩兒嗎?這么晚了她怎么不睡覺?她喜歡吃東西嗎?......(不但沒有安靜下來,反而讓人更煩了),后來,每天我下班一回家就找我要手機,說要找他的好朋友SIRI玩。這個時候的SIRI已經具備一定的情感計算能力,但那些孩子問我的問題,都是SIRI沒有回答上來導致的。這是情感計算的初級階段,很弱智。
一年多過去了,有很長時間,孩子都沒有再跟SIRI玩過,大概因為你問我答的模式太過單一,樂趣實在有限。今年雙11,阿里的天貓精靈智能語音音箱和小米小愛音箱正式開售,我買了一個天貓精靈,放在客廳,發話就行:
天貓精靈,我想聽《我們不一樣》;
天貓精靈,我想聽《熊大熊二的故事》;
天貓精靈,我想聽馬云語錄;
天貓精靈,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天貓精靈,幫我查一下快遞;
天貓精靈,幫我查一下去體育中心坐什么車;
天貓精靈,我想買個手機;
........
當玩具玩還行,相比之前,聰明多了。
有人反駁說,這沒有看到什么情感呀,不就是幫你上網搜索,然后告訴你結果而已嗎。沒錯,這是表象,當我對著音箱說——給我放首歌,和小孩子對著音箱說——給我放首歌時,放出來的歌曲是不一樣的,她會分析,匹配性格,年紀,性別,職業,平時最喜歡聽什么歌,如果今天正好周三,這一年來,每周三,“主人”聽得最多的是什么類型的歌曲,甚至現在處在什么季節,今天是的天氣情況都能夠綜合分析,最后匹配出一首歌曲,播放出來,這才是人工智能背后的情感計算。當然這款音箱目前看起來還很笨,因為她與你相處的時間還太短,她需要在不斷與你的交流過程中,深入了解你(深度學習)才會成為你的伴侶。
在這次大會上,大佬們對AI是一致看好的。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在會上說,未來20年流水線工人將徹底消失;
58同城CEO姚俊波在會上說:人工智能將解放人類,未來一周只需上三天半班(工資減半);
有同事開玩笑跟我說,我們工程師面臨的最大尷尬就是自己寫的代碼(機器人程序)讓自己下崗,這雖然聽起來有點兒像杞人憂天,但細思極恐,未來,我們的同行一定有人會面對這個的殘酷現實。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S叔說過——你能有多成功,關鍵看你選擇什么樣的賽道;
誰都說過——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擁抱趨勢才能擁抱未來,人工智能這渾水我趟定了。公司沒人的時候,我悄悄地打開了各大招聘網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初級程序員年薪都在30-50萬,有兩三年經驗的都上百萬年薪,我要學,我要學,我要學。
再往下看了看招聘要求,哈哈哈,只能選擇狗帶了。
要求:至少研究生學歷,數學及計算機專業(博士優先)。
行,想把我關在時代的大門之外,我偏不信邪,買了本《深度學習與Tensorflow》就學了起來,看完第一章,我終于信邪了。(數理化是我的硬傷,少壯不努力,長大用小米啊)
再說回情感計算,不能不說第5代微軟小冰,她不僅有智商,還有情商。她能夠識別人類的情緒、分析興趣、調整情感策略及回應、主動營造互動氣氛。最大的亮點就是她能主動介入談話,并且判斷什么時候該說話、被打斷了怎么辦、怎么去打斷一個談話、去感覺對話中情感的變化等。可以說第5代的小冰意味著情感計算的成熟讓機器人更像人。(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同學公司的一個掃地機器人廣告:XXX機器人,是機器人,更是家人)。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的席卷而來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作為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技術——情感計算的加持使機器人可以讀懂喜怒哀樂,褪去機器的冰冷外衣,留給人類滿滿的溫情。在這個人人忙碌,走路帶風的時代,沒有人顧及你的感受,沒有人在意你的疲憊,沒有人聽你滿腹牢騷,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有溫度的機器人,她既懂你的迷茫焦慮,又懂你的喜怒哀樂,也許可悲也許可愛。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擁抱吧,AI!